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要重視中國世界級企業的結構失衡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4-04-01 09:03:28  


中國國產梟龍戰機已經大量外銷
  中評社北京4月1日訊/2010年,中國GDP總量首超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引起世界範圍熱議。近期,《財富》雜誌發布“全球500強企業”名單,中國大陸上榜企業數量增至85家,連續兩年超越日本,穩居世界第二,再次成為世界範圍關注的熱點。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範保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博士袁東文章表示,這兩個“世界第二”,一方面是中國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的具體體現和企業競爭力增強的直接表現;另一方面,也應理性對待、一分為二地進行分析。在看到中國世界級企業競爭力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更應清醒地審視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基於對2013年《財富》雜誌上榜公司數據的分析和比較,發現中國的世界級企業主要存在幾方面的結構失衡問題,需要給予必要的重視。

  企業平均利潤率與經濟增長率不相匹配

  文章稱,如果按照各國企業平均利潤率排名,中國大陸在39個國家 (地區)中位居第14位。中國世界級企業的平均利潤率為5.3%,比上一年低0.3個百分點。這與2012年中國GDP增長率高達7.8%很不匹配。一般而言,處於宏觀經濟上升階段中的企業比處於經濟調整期和衰退期的企業更容易實現盈利,企業平均利潤率與其所在國家(地區)的經濟增長率有一定的相關性。

  從2013年所有上榜企業的利潤率與各國GDP增長率來看,中國GDP增長率是最高的,而企業平均利潤率僅排名第14位。相比較,同樣經濟增長率較高的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入榜企業的平均利潤率都較高,均超過17%。相反,處於經濟調整的國家,其企業平均利潤率也相對較低。例如,法國受累於歐債危機, 2012年實際GDP增長為0.1%,其上榜的企業平均利潤率僅為2.7%。在經濟增長相對較好的金磚四國中,中國企業的平均利潤率(5.3%)僅比印度(3.6%)略高,遠低於俄羅斯(17.4%)和巴西(7.2%)。

  利潤結構失衡:金融公司與非金融公司比較

  文章分析,2013年上榜的中國14家金融公司利潤總額達到1551億美元,占所有中國上榜企業利潤總額的61%,而上榜的71家中國非金融企業的利潤總額僅為998億美元。中國金融公司平均利潤率居各國之首,高達18.1%,是美國的2.3倍、日本的2.7倍、德國的4.0倍、法國的10.9倍;也比其他金磚國家高。中國上榜的非金融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為3.9萬億美元、利潤總額為998億美元,分別占全球500強企業中所有非金融公司營業收入總額和利潤總額的16%和9.1%,兩個指標之間近7個百分點的差距再次表明了中國非金融公司盈利能力的差距。從產業結構看,中國的采礦與原油生產、車輛與零部件、化學品、船務、航天與防務、煉油與貿易六個行業企業平均利潤率都明顯低於其他經濟體的同類企業。中國企業在平均利潤率方面高於其他經濟體的行業主要是銀行、電信、郵件包裹及貨物運輸等相對壟斷行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