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駕馬車”要帶頭調結構

http://www.CRNTT.com   2014-09-29 08:45:12  


經濟新常態下,應優先著力加強“三駕馬車”的結構調整,讓拉動經濟的傳統動能煥發新的生機。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訊/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並且市場出現了調結構與穩增長的兩難選擇。在此背景下,社會各界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之路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說要堅持調結構不動搖,也有說要想成功調結構就必先穩增長。

  中國證券報發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文章表示,此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主要是緣於宏觀經濟結構調整大環境下,投資、消費和出口這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的降擋和減速,以及實體經濟的動能不足所造成的。這一切屬於調結構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經濟新常態下,應優先著力加強“三駕馬車”的結構調整,讓拉動經濟的傳統動能煥發新的生機。

  歐美難以推行結構調整

  文章稱,必須承認的是,調結構對於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來講都是最痛苦的事。因為結構性改革勢必會造成傳統產業工人的工資下降,政府給工人的福利減少,金融機構必須去杠杆。正如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所言,發達國家的領導人沒一個敢進行結構性改革,因為不好推動。就拿歐、美、日等國家來講,歐債危機以來,歐洲央行就一直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並於2011年12月起先後推出了3 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今年6月,歐洲央行決定將再融資利率從0.25%削減至0.15%,隔夜存款利率從0.0%削減至-0.1%,正式開啟了負利率時代,並引入4000億歐元的LTRO。9月4日,歐洲央行又宣布將主要再融資利率從0.15%降至0.05%,隔夜存款利率和隔夜貸款利率更是分別降至-0.2%和0.30%,此外,歐洲央行還決定從今年10月開始購買資產擔保證券(ABS)。歐洲央行的連續寬鬆,旨在用貨幣貶值的方式來創造結構改革空間。如果歐洲想用貨幣的寬鬆政策給它結構改革創造空間,則美國、日本、英國這些國家,同樣會採取政策來對付它,比如美國三輪量化寬鬆政策、日本的量化與質化寬鬆貨幣政策、英國的前瞻性貨幣政策指引等,這就是經濟學里講的競爭性的原則。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沒有辦法給自己國內的結構性改革創造一個必要的空間,結構性改革就一直不能推行下去。不能推行下去的結果就是經濟長期疲軟,失業率就會長期高。在這種狀況之下,政府的貨幣政策就會長期的寬鬆,利率非常低。在金融市場上的投機非常多,泡沫會非常大,風險非常高。這就是發達國家的新常態。

  中國堅定調結構戰略方向

  文章指出,儘管調結構充滿著艱難困苦,但是中國政府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戰略目標及其部署一步一個腳印扎實向前推進,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投資、消費、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當然,在經濟調結構的過程中,經濟增速也在緩慢下行,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從2011年一季度的9.7%、2011年全年的9.2%緩慢下行至今年二季度的7.5%、上半年的7.4%。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從2011年一季度5%、2011年全年的5.4%下行至今年二季度的2.2%、今年上半年的2.3%,經濟呈現出典型的“軟著陸”特征,這也是中國經濟調結構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