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鄒平學語中評:港獨直接對抗現實政治法律

http://www.CRNTT.com   2016-04-20 00:24:36  


 
  經濟是社會衝突根源

  在去年政改闖關失敗以後,中央的對港政策突出強調以改善經濟民生為重點,希香港能在“一帶一路”戰略和“十三五”規劃中發揮自身的獨特作用,突破社會存在的瓶頸。

  鄒平學援引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經濟決定一切。香港社會現時出現的政治對抗、社會撕裂、政治人物違背基本法的言行,很大程度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香港經濟轉型未成功有關。而香港如果掃去政治爭議的迷霧與迷惘,憑藉自身金融、法治、國際化程度的優勢,絕對有機會在國家新一輪走出去戰略中找到發展機遇。

  他認為,只要香港社會認識到這一點,不把政治議題過度放大,甚至泛政治化,避免政治議題過分擠壓經濟議題,不讓政治壓倒一切、極端擴大政治議題、把普選當成萬能良藥,就不難找到解決目前困局的鑰匙。

  港獨逆歷史潮流而動

  鄒平學表示,港人思考2047年以後的命運,本身無可厚非,但必須建立在準確實施“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前提之下。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的事實都不可改變,港獨言行逆歷史潮流而動,直接對抗政治現實法律秩序,於國家的主權安全、香港的繁榮穩定、港人的福祉有百害而無一利。

  他也表示,香港作為一國兩制的特區,實行港人治港,提出普選、自治訴求本身具有正當性,但中國是單一制的國家,中央政府要求地方保持政治忠誠,承擔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也完全正當。香港實行雙普選和高度自治,必須處理好地方民主發展與地方對國家的責任義務之間的關係,必須在特區保持自治與對中央的政治忠誠之間實行可持續的平衡。任何單一制的國家都不會允許打著民主、自治、自決的幌子圖謀分裂國家的言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