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6.7%是有就業有質量有支撐的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16-07-22 07:02:50  


 
  消費需求持續擴大 外需有所回穩

  文章稱,今年以來,中國消費、出口、投資出現新的變化。其中,消費的貢獻持續上升,外需的負拉動明顯減弱,投資結構持續優化。

  一是消費平穩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上升。在國際貿易低迷、出口波動較大的情況下,中國擴內需、促消費取得積極進展。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3%,其中二季度增長10.2%,如果扣除價格因素,增速與一季度持平。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建築及裝潢材料同比增長15.6%,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6.9%,加快0.6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上升。上半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比資本形成的貢獻率高36個百分點左右。

  二是出口降幅收窄,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負拉動減弱。儘管世界經濟復甦不及預期,貿易持續低迷,保護主義抬頭,但在一系列穩定出口、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帶動下,中國出口形勢有所改善。上半年貨物出口額同比下降2.1%,比一季度降幅收窄2.1個百分點。考慮中國服務貿易逆差以及進出口價格指數變化的影響,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負向拉動明顯減弱。上半年,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4%,比一季度收窄9.9個百分點。

  三是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但結構優化。受傳統領域產能過剩、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以及體制機制不暢等因素的影響,民間資本投資意願不強、積極性不高,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9.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增長2.8%,回落2.9個百分點;但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0.9%,加快1.3個百分點,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投資增速下滑的幅度。投資增速雖然回落,但結構在持續改善。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3.1%和11.7%,快於全部投資4.1和2.7個百分點。

  需要指出的是,過去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投資增速回落的同時經濟增速也出現回落,但近年來,在政府擴內需、促消費政策帶動下,需求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投資增速有所回落,只要消費保持平穩較快增長,GDP增速仍可能保持穩定。

  新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新動能不斷增強

  文章指出,上半年,新經濟表現頗為“搶眼”,在支撐增長、帶動就業、促進轉型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新主體新成果快速增加。隨著簡政放權、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落實,創業創新氛圍更趨濃厚。各類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快速增長,市場活力進一步迸發。上半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日均超過4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1.4萬戶,高於前兩年。企業更重視創新投入、技術研發。上半年,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16.4萬件,同比增長41%。

  二是新產業新業態方興未艾。知識技術密集、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新興產業發展明顯好於傳統產業。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1%,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5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8.2%,其中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26.6%;快遞業務量完成132.5億件,增長56.7%。

  三是新產品新技術迅猛發展。順應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的大趨勢,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的推動下,相關產品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88.7%,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增長39.7%,工業機器人(25.760, -0.20, -0.77%)增長28.2%,太陽能電池增長28%,智能電視增長20.5%,城市軌道車輛增長19.1%,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增長17.9%。

  四是新服務新模式不斷孕育成長。今年以來,創意設計、遠程診斷、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務模式層出不窮。旅遊、文化、養老、健康、體育等“五大幸福產業”快速發展,網絡約車、遠程教育、在線醫療、智慧社區等新服務模式不斷湧現。網絡約車平台滴滴出行,已在中國400餘座城市為近3億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務,目前專快車日完成訂單已突破1000萬。在線旅遊平台攜程網已擁有優質會員數達2.5億,攜程APP下載量累計達17億次。

  可以說,中國經濟能夠實現6.7%的增長來之不易。無論從中國經濟體量來看,還是從世界範圍來看,6.7%的經濟增速都值得稱道,屬於中高速增長。6.7%的速度不僅具有堅實的支撐,更具有較高的含金量,按照2010年不變價計算,6.7%的速度所創造的GDP增量比上年同期7%的速度所創造的增量多增230億元。這充分表明黨中央、國務院堅定不移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宏觀經濟政策是正確的、有效的。展望下半年,國內外環境依然複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經濟穩定運行的基礎尚不牢固。對此,既要堅定信心,主動作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又要底線思維,迎難而上,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狠抓落實,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改革深化穩預期,用政策連續強信心,用創新驅動增活力,促進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