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施政報告發佈 香港各界回應積極

http://www.CRNTT.com   2018-10-11 00:05:35  


林鄭月娥昨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中評社 張心怡攝)
《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中評社 張心怡攝)
  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記者 張心怡)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10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主題為“堅定前行 燃點希望”,全篇長達近6萬字,分為良好管治、房屋、土地、培養人才及與青年同行等內容。林鄭月娥表示,希望香港立足“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她有堅定決心,帶領香港前行。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會見傳媒時指出,今年的施政報告承先啟後、敢於創新,充分展現政府的政治勇氣、決心、承擔和遠見,可稱為一份不一樣、不平凡的施政藍圖。報告提出244項新措施,果斷務實及策略性地徹底處理長期以來、一連串“老、大、難”問題,充分體現本屆政府“事不避難”、“積極有為”的管治新風格、新思維。

  香港社會各界亦紛紛對《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的發表作出響應,對行政長官此次施政報告表示歡迎和支持,並針對部分內容提出中肯建議。

  民建聯:描劃未來 決心可嘉 

  民建聯表示,整體而言,這是一份“描劃未來、決心可嘉”的施政報告。報告聚焦於開拓土地和完善置業階梯,民建聯對其表示支持。施政報告提出全方位開拓土地,包括開展“明日大嶼願景”中的大型填海計劃、重劃棕地、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等,都是回應了民建聯一貫的要求,是積極可取的策略;而政府以持之以恒的態度持續開拓土地,建立土地儲備,亦是方向正確。除土地房屋問題外,施政報告提出不少重大的政策建議,藉以處理積累已久的民生難題,值得肯定。

  民建聯建議,政府在制定具體政策及細詳執行措施時,亦應“細心聆聽,行之有道”,令政策順利落實。在開拓土地上,大型的填海造地及改劃棕地,難免會對自然生態、海上作業的漁民及養殖戶,以及在棕地上作業的經營者和居住的居民造成影響,為此當局必須擬備妥善、合理的緩解、搬遷、補償、安置及複業政策,致力減少對海洋生態及各持份者的影響。同樣,施政報告雖然為取消強積金對衝增加承擔至近300億元,但中小微企界依然對方案存在憂慮,因此當局應繼續聆聽他們的聲音,釋除他們的顧慮。理順三條過海隧道,分流過海交通有其合理性,方向正確,但若然落實的方案是透過大幅增加紅隧及東隧的收費,民建聯則有很大的保留。<nextpage>
  香港中華總商會:全面務實 引領香港經濟民生

  香港中華總商會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其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表示歡迎。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認為,報告內容全面,為香港未來發展制定具前瞻性的規劃藍圖。他十分認同行政長官所言,符合公眾利益的事就應快快做、大膽做,秉持堅定信心和迎難而上的勇氣;並期望特區政府善用“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抓緊國家發展機遇,以決心和創新思維引領香港經濟及民生發展邁步前行。

  中華總商會建議,特區政府應關注個別行業如安老服務人手嚴重短缺的問題,冀盡快審視實際情況,針對有需要行業,推出靈活而具針對性的輸入勞工安排。長遠而言,特區政府應積極檢視本港人力資源配套,為提升本地人才培訓及吸納海外專才作出系統性規劃,配合未來經濟發展所需。

  新社聯:更大的承擔 更堅定的信心

  新社聯指出,這份施政報告展現行政長官對香港“更大的承擔,更堅定的信心迎難而上。”施政報告吸納了新社聯和社會過去提出的多項改善經濟民生建議,又敢於為此作出長遠規劃,例如在土地供應方面,持之以恒地開拓土地,並把七成新增土地,以房屋單位計算,用於公營房屋;推展“明日大嶼願景”,展開人工島填海研究,推動經濟發展及改善市民生活質素等相關措施,顯示現屆政府積極解決“地從何來”的老大難問題,為香港房屋問題制訂有利於下一代的短中長期方向。

  新社聯認為,特區政府仍有多方面的工作可作進一步改善,包括:在勞工及福利方面,要求政府研究“長者醫療劵”適用於大灣區,讓居於內地的港人長者能獲得便利及合適的醫療服務,密切監察中美貿易摩擦對香港的影響,盡快推行支持業界的措施等。期盼政府能繼續延展施政新風,努力團結社會,締結良好的社會氛圍,透過不同渠道及親身落區,了解民情、解釋政策、改善施政及爭取支持,同時在各項建議的具體落實工作上,展現新政府的執行力及高效率。<nextpage>
  金融發展局:推動香港成為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和國際保險樞紐

  金融發展局對施政報告中提及政府支持金發局成為擔保有限公司的工作,以及有關推動資產財富管理業及保險業的計劃表示歡迎。政府在施政報告中公布會推行措施促進海事保險及承保專項保險業務的發展,並計劃提出可行方案,以鼓勵更多海運業的業務委托人來港。這些政策正面響應了金發局近期在有關保險及船舶租賃的報告(注一)中提出的建議,令人鼓舞。此外,政府再次表明支持金發局成為擔保有限公司的工作,強化其進行策略性研究及提供建議、推動巿場發展以至培養人才的角色,金發局會致力達成此等目標。
 
  金發局主席李律仁表示,政府重視並致力推動香港進一步發展成為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和國際保險樞紐,金發局對此深表認同。金發局衷心感謝政府的支持,並期待與政府、業界及其他持份者繼續合作,共同努力提升香港作為區內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地位。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助香港高教界增加國際競爭力

  行政長官在其發表的施政報告內提出多項有關支持高等教育界研究工作的新措施,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唐家成對此表示歡迎。唐家成指出,向研究基金注資200億元將提供可觀的投資收益,以提升研究撥款水平,配合開創性的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和新增的傑出學者計劃,有助香港高教界的研究在國際上變得更具競爭力。

  “我欣悉政府承諾投入大量新資源,確保研究經費得以持續,就進一步推展香港卓越的研究工作而言,不可或缺。相信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定能積極推動私營機構,向高教界提供研發開支和捐款。而新增的三項傑出學者計劃則有助吸引和挽留研究人才。得到政府為研究界別提供強力的支持,我們實在感到十分鼓舞。教資會將繼續與政府及其他持份者緊密合作,推動卓越的研究工作,為香港帶來社會及經濟層面的裨益。”唐家成說。<nextpage>
  香港建造商會:認同施政報告開拓土地的決心

  香港建造商會表示,由開拓土地,到房屋興建,建造業一直努力不懈,為市民打造安樂窩。要安居樂業,土地的供應是最重要的大前提。特首表示會“大刀闊斧、排除萬難和持之以恒地開拓土地,不應因為經濟的短期波動,或物業價格的升跌,而動搖政府覓地造地、建立土地儲備的決心”,建造商會表示十分認同。土地供應充足,才能為不同階層的家庭提供居所。要增加土地供應,短至中期而言,建造商會會員十分支持發展棕地。長遠來說,建造商會認為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新界其他未開發的土地和東大嶼都會,是最為可取的選擇。

  香港建造商會倡議,設立一個建造業中央統籌外勞配額制,於公務工程輸入外勞,配額為7500名。除可以直接補足人手外,也可以讓本地新入職者有足夠時間接受在職訓練,減低他們的工作壓力。對建造業來說,配額制較“補充勞工計劃”更具彈性,能夠適時配合地盤對不同工種的需要及工程進展,相信亦對本地工人就業機會影響不大。

  醫院管理局:積極配合政府加強發展中醫服務

  醫院管理局主席梁智仁教授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立法會發表《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內有關醫護服務的措施表示歡迎。梁智仁教授感謝特區政府積極響應市民要求,承諾在多方面加強公營醫療服務,而去年向醫管局承諾三年周期遞增撥款安排,亦令醫管局可以透過中期策略規劃,制訂未來三年的服務計劃及持續措施。
 
  談及特區政府將會進一步加強發展中醫服務,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梁智仁教授指出,醫管局會配合有關發展方向,繼續推行中西醫協作先導計劃第三階段;並且與非政府機構及大學以三方夥伴協作模式,提升18間中醫教研中心的中醫服務。<nextpage>
  教育統籌委員會:大力投放資源於教育是最有意義的投資

  “承接去年施政報告提出須進行的八項深入研究,我很高興政府因應專責小組的意見盡早落實一些措施。”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雷添良說,特區政府亦會推出一系列措施以照顧有不同需要的學生,包括優化融合教育政策下的各項支持措施;增撥資源加強支持非華語學生(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華語學生)等。同時,政府會向資優教育基金注資8億元,加強支持資優教育的發展,以及成立25億元的學生活動支持基金,支持有經濟需要學生參與課堂以外的學習活動。

  雷添良指出,歡迎政府大力投放資源於教育,貫徹培養青年人成為有質素的新一代的教育政策目標,推動改革和開展有效的計劃,以進一步實踐優質教育。政府投放在教育的資源,是對未來發展最有意義的投資。教統會會就不同的教育政策繼續向教育局提供意見,進一步改善香港教育質素,培育優秀人才,促進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發展。

  香港工業總會:冀政府制定策略性工業發展藍圖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表示,歡迎政府接納工總意見,把“再工業化”列為施政重點之一。行政長官公布成立20億港元“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本地設立智能生產線,另外增撥20億港元在工業邨為專項先進製造業建設生產設施。這將鼓勵更多香港廠商在本地進行高增值生產活動,對香港經濟、科研和人才發展均有積極作用。期望政府推出更多措施,協助香港廠商升級轉型,並制定策略性工業發展藍圖,進行宏觀規劃,以提升香港工業和經濟的競爭力。

  工總促請政府放寬“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的申請資格,讓更多企業能夠快速地輸入人才。另外,多個業界(例如建造業、餐飲業和安老服務業)的人力資源尤其緊絀,希望政府盡快正視和推出輸入外勞安排。

  利嘉閣地產:施政報告有願景 可穩樓市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一系列土地及房屋政策可謂穩打穩扎,令市民對未來抱有一絲憧憬及希望,對長遠樓價穩定性起了一定作用;當中公私營房屋比例增至七三之比,有助加快解決迫切的民生住屋問題,對此表示贊同。

  廖偉強指出,與此同時,公營房屋的增加也預示著私營房屋供應仍然緊張,故未來必須加快土地推出的配合,倘供應不足,則私人市場的樓價仍然難以有大幅理順的可能。對於施政報告內對死鎖二手市場的樓市辣招的檢討只字不提,對此有點失望。面對目前的回調市況及多項不利因素,政府實在有迫切需要考慮放寬部分樓市辣招,如額外印花稅(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