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拜登對華政策 另起爐竈

http://www.CRNTT.com   2022-07-31 00:05:22  


 
  早在2021年10月,彭博社提供的分析文章就已經看出,拜登的對外貿易政策有一種“美國優先”的情結在,而正是這種情結,客觀上會帶給中國不小的進取機會(Biden’s ‘America First’ Trade Policy Gives China an Opportunity )。

  第二個層面,拜登不但重新撿起了五眼聯盟和QUAD(四國安全對話)及Quad Plus (包括新西蘭、韓國、越南等)機制,而且更為關鍵的是,他冒著得罪法國(乃至於法國背後的歐陸)利益的風險,一手主導成立了明顯劍指中國的AUKUS (澳英美聯盟)框架〔9〕。

  基本而言,這個層面是有關所謂防務、安全體系(乃至於軍事競爭)的規劃。廣義而言,這其中還包括美澳之間的所謂“增強版部隊態勢合作計劃”(Enhanced Force Posture Cooperation)。

   第三個層面,針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相應地,拜登喊出了他的所謂重建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 (B3W)方案,向國際社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畫了一張40萬億美元的超級大餅。從宏觀角度看,這似乎是在摹仿當年的“馬歇爾計劃”,當然,實際成效究竟會如何其實很值得懷疑(更遑論美國國債最近已衝破30萬億)。拜登的B3W明確針對中國,但並非各發展中國家都這樣想,比如,在中東區域,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中國的“一帶一路”與美方的B3W能彼此互補,並行而不悖〔10〕。

  基本而言,這個層面主要意圖在於拉攏各發展中國家。

  第四個層面,我們看到,對於亞太區域的兩大主要經濟潮流,RCEP 和CPTPP,拜登政府都沒有擺出積極參與的態度,而是顯著地自外於這兩個體系。其中CPTPP一項,實際為特朗普政府退出TPP協議進程後,餘下各國繼續協商所達成之成果,美國國內多位經濟專家皆建議拜登加入,但拜登考慮到美國國內情勢,尤其是在產業工人方面可能引起的反彈,遲遲沒有相應動作。針對這個層面,拜登政府拋出了所謂“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希望能以此框架為中心,影響及統合亞太區經濟發展趨勢。按照拜登政府的官方說法,其意圖不在改變中國,而衹在更多地“型塑中國日常運行所處的外部大環境”(not to change China but to shape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 in which it operates)。不過,最後達到的實際效果,恐怕會正如學者James Crabtree所說的那樣,拜登將很難在亞洲區域組成他所期望的“反華聯盟”(Biden may face an uphill task trying to form an ‘anti-China alliance' in Asia)。有美國的評論人士稱拜登的印太戰略為“異常嚴肅時代裡的三心二意、玩世不恭型的策略”(An unserious strategy for deadly serious times)〔11〕。評論人士Stuart Anderson也指出,究其實質,拜登在對外貿易政策方面的立場和特朗普是如出一轍的,即都帶有所謂“保護主義”(Protectionist trade policies)、“美國至上”的底色,而這種路線勢必將損害到美資公司在中國,及在亞洲的利益〔12〕。有美國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從美國國內立法與撥款進程的角度看,拜登的旨在另起爐竈,一致對華的所謂“印太戰略框架”,其實內部條款和措施並不清晰,而且形成方案的時間冗長拖沓〔13〕,也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拜登的對華思路雖然在大方向上可說是早有定見,但在具體細節的填充和補白上則是頗為空洞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