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深度:汪鴻祥談中日建交半世紀

http://www.CRNTT.com   2022-09-01 00:09:38  


 
  現在日本社會思潮有兩個特點。第一,表現形態多元化,紛繁復雜,左右混合,呈現一種混沌的狀態,整個社會沒有像五六十年代那時明確的主流意識,民主主義和平主義思潮依然存在,但是有所減弱,而民族主義思潮逐漸上升,中道主義思潮有一定的發展,整體呈現多元化形態。第二,變化短期化,變化迅速,持續時間較短。今年出現一種新的思潮,明年就會發生變化,這種短期化明顯反映在日本青年一代的意識變化,政治意識比較稀薄,對政治不太感興趣,而熱衷於自己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生活樂趣,對社會問題沒有明確的意識。

  最近這幾年,日本民族主義思潮抬頭。有日本學者指出,民族主義的特徵是回歸傳統的日本主義,對和平憲法和民族主義教育進行“修正”。也有人稱為“歷史修正主義”。民族主義不僅影響日本國內的政治社會生活和對外政策,而且對中日關係也產生了負面影響。民族主義在修改和平憲法,改變戰後發展道路,美化侵略歷史,煽動中國威脅論等方面起了作用。日本保守勢力煽動對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日本的部分媒體也在推波助瀾,這種輿論使得中國在日本民眾中的好感度下降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低點。

  中評社記者:日本的民眾,特別是年輕人,近幾年來對於中國的印象其實是很不好的,從一些民調也看得出來,反感的比例一直很高,您覺得主要原因是什麼?

  汪鴻祥:我長期在日本教學生活,主要是和日本年輕人、大學生打交道,我總體的感覺,並非所有的日本年輕人都對中國反感,對中國反感的只是一部分年輕人。我任教大學的日本人學生和我周圍的日本人多數對中國持友好態度。日本年輕人對中國反感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一是受到中日關係變化的影響,中日關係好的時候,年輕人對華印象就會隨之改善,中日關係不好了,年輕人對華印象就隨之惡化。2005年日本首相連續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中國方面強烈抗議,中國民眾上街遊行,日本媒體大肆報導,搞的氣氛非常緊張,我周圍的日本學生都來問我怎麼回事。我認為日本媒體的報導並沒全面客觀反映中國的實際情況,為了幫助日本學生瞭解真相,我在暑假期間組織了幾個有關大學的學生去中國遊學,訪華前和訪華後學生的對華認知變化很大,紛紛表示了對華友好的態度。年輕人的想法不太穩定,容易受到形勢變化的影響。二是年輕人受到輿論特別是媒體的影響。他們畢竟年輕,正在成長時期,無論是人生觀、世界觀還是價值觀還沒定型,這種時候就容易受到外部的,特別是輿論和媒體的影響。他們對媒體和社會上的各種資訊很敏感,而自己有時又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