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 正處於黨政磨合期

http://www.CRNTT.com   2009-08-08 12:09:04  


俄羅斯政治變化始終為國際社會所關注
  中評社香港8月8日訊/“政黨的問題就在於有時為了長期執政,而變得自私。政府部門的問題在於部門利益過度保護,而忘記全局。總統只能夠解決俄羅斯的戰略布局問題,但對於掌控細節變革的可能性非常低。現在俄羅斯進入黨政磨合期,俄羅斯黨政部門的優點和劣勢都會盡顯。”《大公報》今天刊登了學者吳非、胡逢瑛的文章“俄羅斯處於黨政磨合期”,對俄羅斯的政治現狀作出了上述判斷。文章内容如下:

  在中國商人因為灰色清關問題而被扣下二十多億的貨品後,據俄羅斯《報紙報》網站報道,在莫斯科南部的塞瓦斯托波爾商住綜合體發現有大批中國走私貨。當地警方稱,這裡的情況與被關閉的切爾基佐夫斯基市場相似。這次俄羅斯對於中國商人的嚴厲行動,基本上是普京整頓內部官僚結構,渡過危機的練兵場。非常弔詭的是,這次沒有議員、官員、智庫成員出來為中國商人說話。中國商人的冤枉在於,自己可能只是犯了個小錯,結果卻被槍斃了。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商人對於俄羅斯政局變化非常不敏感。這次普京藉經濟危機在梅普體制上開始建立官僚結構,結構的核心應該還是普京。

         普京已成政治核心

  梅普的結合目的在於讓部分的官僚在經濟危機後還能享受到八年的經濟成果,並且開創未來。如果梅德韋傑夫配合度高的話,還應該會連任,換掉梅德韋傑夫,普京周邊並沒有更好的候選人出現。現在看來普京的算盤是再做一屆總理。俄羅斯總理和總統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平衡。在不改變憲法的前提下,普京利用行政、立法、安全部門的配合,俄羅斯已經悄然變為雙首長制。

  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2009年3月份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約47%的俄羅斯受訪者認為,在世界金融危機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俄羅斯人。儘管較之2008年,俄羅斯人對生活滿意度有所下降,但還是達到了69%。另據莫斯科列瓦達中心的數據顯示,普京作為國家領導人,在民眾支持率方面,仍然保持了較高的態勢。

  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也曾明確表示,暫時未決定是否參加下任總統選舉,因此,即使是在普京再次出任總理已經一年多的情況下,有關普京謀求提前重返克里姆林宮的消息,是西方媒體炒作的焦點問題之一。

  在俄羅斯列瓦達中心的研究專家奧列格?薩維列夫看來,梅德韋傑夫應當會幹滿這一任期。他認為,梅德韋傑夫提前離開克里姆林宮,對於俄民眾而言,仍然會是一件需要有所交代的事情。而俄政治技術中心第一副主任阿列克謝?馬卡爾金更是公開表示,只有在危機持續時間超一年、且大多數居民徹底對政府失望並走上街頭的情況下,俄政權才可能會出現某種變化。

  對於這一點,葉利欽在1998年的經濟危機中就犯過相關錯誤。葉利欽在1996年再次競選連任後,並不希望自己的權力被俄共分享,這使得葉利欽的經濟政策都盡量向寡頭靠攏,但問題是寡頭的願望是壯大自己的企業,而不是壯大俄羅斯的整體國家實力,而且寡頭在俄羅斯民眾心中並不佔有道德優勢,甚至被民眾認為是缺德的人群。換人並不能夠解決任何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