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朝關係將增添新的變數

http://www.CRNTT.com   2013-12-18 09:20:55  


張成澤“賣國賊”罪名直指中國,只差沒有公開點名而已。
  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訊/聯合早報今天登載的文章《中朝關係將增添新的變數》分析認為,張成澤事件以後,朝中關係業已增添了新的變數。雙邊關係趨於惡化已是定局,區別僅在於撕破臉的時間而已。詳論如下:

  平壤判處張成澤死刑,並立即執行,在全球激起巨大的反響,掀起的各種評論至今尚未退潮。依據目前披露的資訊,漣漪所及,一是平壤政壇餘震可期,二是朝核危機或將再次凸顯,三是朝中關係將增添新的變數。

  張成澤是金正恩的親姑父,金擔任平壤最高領導人以來,張一直是第二號人物。此舉造成金上台以來平壤政壇最大的動蕩。張是首席顧命大臣,地位崇高,又是金的至親,被突然逮捕並處決,這一現象不足以證明金的地位臻於至高無上,反而說明金的權威尚不足,唯有訴諸極端手段以處理此等非常事件。

  當年金正日接替其父金日成的地位之前,恰如蔣經國從蔣介石手中接下權杖一般,操控政權的運作已逾十年;金正恩的情況則不同。金正日自知將不久於人世以後,在2010年9月朝鮮勞動黨第三次會議上,其接班人的地位方才確立。次年年底,金正日突然去世,金正恩乃躍居最高領袖。

  金正恩畢竟年輕,資望不足,遽然上位,難免上下人心不安。《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此其時矣。載濤《載灃與袁世凱的矛盾》記載:光緒、西太后接連去世,溥儀繼位,其父亦即光緒親弟任攝政王,擬殺重臣袁世凱,為大臣張之洞勸阻。張坦言當前“主少國疑,不可輕於誅戮大臣”,袁得以稱疾回鄉。

  對朝鮮第二號權貴張成澤,金正恩卻沒有緩衝的餘地,所以處理此事時訴諸決絕的行為。如此做,正說明他權威不足,不殺重臣無以立威。當文革逆流席捲中國大地時,毛澤東至高無上,獨攬大權,又何曾對政治對手採取執行死刑的極端手段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