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及其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3-12-24 09:04:38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 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今天在聯合早報撰文《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及其挑戰》指出,當今無論是中國內部的可持續發展,還是中國在國際社會所能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地緣政治。如果說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剛剛開始,所面臨的任務是如何學會做一個海洋大國,中國也面臨著陸地地緣政治大變局所帶來的嚴峻挑戰。這裡,傳統的地緣政治經驗已經變得不那麼相關,所需要的是尋找新的應付陸地地緣政治的戰略和方式。詳論如下:

  中國傳統一直是大陸國家,陸地地緣政治占據國家的主導地位。今天隨著全球化和中國與世界經濟體的日漸一體化,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的重要性顯現出來。無論是中國內部的可持續發展,還是中國在國際社會所能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地緣政治。

  不管怎樣,各種客觀要素已經把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提高到了國家外交議程上很重要的位置。但是,這並不在任何意義上說,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不重要了;相反,同樣的全球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更顯陸地地緣政治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如下兩個層面來討論。

  第一個層面是國家的統一問題。從歷史上看,中國國家的形成,走的是一個從中心地帶向邊緣地帶擴張的過程。中原王朝是國家的內核,逐漸整合邊緣地帶。在這個過程中,邊緣地帶整合到體系中來的程度自然比較低。陸地地緣政治關係到中國邊疆的穩定問題。國家的整合從中心到邊緣。如果考慮到中國邊緣地帶和中國的少數民族地區重合,陸地地緣政治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儘管歷史上,中原王朝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不同民族融合的過程,但到今天處於邊緣地帶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在西藏和新疆),很難再像傳統上其他民族那樣得到整合。這裡有幾個主要因素。

  首先,無論是藏族和維吾爾族等民族,它們本身也有獨特的文明性,尤其表現出強烈的宗教性。一個具有強烈的宗教性的文化,很難和漢族的世俗文明相整合。當然,這並不是說它們不能和平相處。中國傳統上發展出很多相當有效的方法,和具有宗教性質的民族和平相處。今天,時代變化了,中國仍然需要找到符合現代精神的和平相處方法。其次,1949年以來的民族政策,一直在強化少數民族的民族意識,反而使得民族的融合變得極其困難。其三,在主權時代,民族主義不僅對各國產生影響,也對一國內部的各少數民族產生影響。如果說民族主義意味著“一族一國”,對多民族國家來說,民族主義就意味著分裂。很多多民族國家就是因為內部少數族群的民族主義崛起,而導致國家的分裂。中國儘管維持著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但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的存在,也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很顯然,中國政府已經把“疆獨”和“藏獨”,列為對國家統一的其中一個最大的威脅,這一事實表明少數民族民族主義的存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