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朝對話是美日的陰謀

http://www.CRNTT.com   2014-06-10 10:16:59  


 
  從外部環境看,朝鮮是擊潰中國的重要軟肋。每個國家的周邊安全都存在著一些重要的戰略支點,比如如果想要進攻美國,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哪麼拿下巴拿馬運河就是打垮美國國家安全外圍防線最重要的軟肋。而中國也存在著這樣的安全軟肋,哪就是朝鮮和越南。控制越南可以從軍事上沿湄公河進入中國的廣西和雲南境內,這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門所在。而朝鮮與東北山水相連,控制朝鮮可以直接威脅北京的安全。

  對於美日來說,朝鮮對中國的制衡作用不言而喻。美國對朝鮮的政策經過了觀察試探階段,已經開始轉向接觸。金正恩上台之初,美國用大規模的軍演歡迎小金的出道,而金正恩則報以核試驗。結果引發了半島危機。美國對朝鮮施加重壓的目的一是以壓促變,二是試探金正恩的能力。但事到如今,美國對朝鮮的政策已經開始發生改變。這種改變主要由兩個原因,一是金正恩以強硬對強硬雖然付出了很大代價,使得中朝關係也走入低谷,但卻也通過了美國的測試,金正恩的領導能力及政權的穩定性得到了美國和日本的認同。美國開始意識到,想通過施壓的方式迅速擊垮金正恩已經不可能。所以美國對朝鮮的政策開始施壓與接觸並進的方向改變。

  另外,中韓關係的接近也讓美國感到對朝接觸的必要性。在半島核危機的衝擊下,韓國意識到,僅靠美韓同盟並不能維持半島和平與安全;而中國則感覺朝鮮並不十分聽話,於是韓國有意與中國加強接觸,而中國也將半島戰略重心轉向韓國。中韓日益接近迫使美日加強與朝鮮的接觸,以平衡中韓關係。

  封閉朝鮮的美日韓同盟在對朝鮮問題上出現分歧,而中國周邊局勢的變化,也讓日朝接觸變得迫切。長期以來,中國以朝鮮為一張牌,在南海問題也釣魚島問題等諸問題上與美國討價還價。但隨著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日益強硬,亞細安組織非常罕見在達成一致,對中國進行不點名的批評,這表明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日益強硬正在促使亞細安諸國對華走向團結。

  而美國為了鞏固與日本的同盟,也在釣魚島問題上明確支持日本。中國周邊戰略博弈的模糊空間被極大的壓縮。對於美國來說,與其繼續敵視朝鮮,將朝鮮留在中國陣營內使其成為中國用以同美國討價還價的王牌,不如將朝鮮拉攏過來。

  哪麼美國為什麼不同朝鮮進行直接接觸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