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要不要見安倍

http://www.CRNTT.com   2014-10-15 10:21:58  


安倍頻頻向中國主動示好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訊/最近,日本派出多種形式的代表團到中國訪問,高規格接待中國民間機構人士,安倍首相夫婦觀看中國劇目演出等等外交活動內容和形式,都在表明安倍在向中國主動示好。日本政府為什麼會有如此轉變,其誠意到底如何呢?中國領導人是否應該見一下日本首相安倍呢?
 
  中日相爭,美國得利,中日俱傷,這是再明白不過的事情,而事實上中日關係走到今天這一步,很大程度是美國在中日之間施加離間計的結果。目前,中美日關係格局是美日同盟平衡中國崛起,其中日本的選擇是拉美制華,試圖打亂中國和平崛起的進程。美國的選擇是拉日制華,讓中日相鬥,相互牽制。中國則選擇拉美制日,主要是防範和遏制日本軍國主義複活。日本為何選擇拉美制華?
 
  事實上,日本完全可以選擇中立,在政治安全方面依賴或者傾向於美國,在經濟貿易方面保持與中國的關係,使自己從兩邊得到好處,又可以使自己免於中美之間的紛爭。但是,日本選擇了另一條不歸之路,跟隨美國,願成為美國的馬前卒,遏制中國的崛起。日本右翼顯然把美國重返亞洲看作轉運的機會,一可以遏制中國,二可以發展自身軍力,通過政治軍事強國,走出經濟持續20年的低迷期,同時走出二戰的陰影,成為正常國家。
 
  所以,中日關係惡化完全在於日本自身的選擇,為了針對中國,日本跟隨美國鼓吹中國威脅論,實際是為自己擴張尋找借口。協同美國構建以美日同盟為核心的所謂對中國的島鏈包圍圈。介入南中國海,挑撥中國與該地區國家的矛盾,以此牽制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加緊與中國的對峙,以此為自己擴軍強武,走向軍國主義找到借口和支持,同時也試圖以此拉美國全面介入,因為沒有美國全面介入,日本不可能有所作為。
 
  美國為何選擇拉日制華?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有兩大目的,一是分享亞洲的經濟繁榮,促進美國出口與就業;二是維護亞洲的安全與和平。但是美國選擇將遏制中國崛起作為其重返亞洲的切入點,這樣不僅沒有推動地區的和平與安全,而是破壞了亞洲的合作與經濟發展,最終也使美國自絕於亞洲門外。美國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亞太,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背景下,卻缺少實現這一戰略轉向的必要而巨大的資源。美國的解決方案是尋求盟友的支持,即美國領導,盟國出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