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蔡英文從政路 人格驅力分析為何

http://www.CRNTT.com   2016-03-26 00:05:54  


蔡英文走上從政之路是無心插柳嗎
  中評社香港3月26日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研究生李彬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2月號發表專文《蔡英文從政的人格驅力分析》,作者認為:“父權制家庭和男性氣質官場中的自卑感、自我軟弱的心理補償和自尊需要,形成了蔡英文從政的權力驅力。通過將父權權威置換為女性崇拜和螺旋式晉升掌控政治權力,蔡英文將她私人心理的懦弱、服從、自卑和膽怯借由溫和、平靜、漸變的方式在權力系統的運作過程合法、合理地置換為出色的行政官僚、民進黨黨內實質領導人、綠營精神領袖,甚至是2016年東亞地區第二位女性領導人形象。”文章內容如下:

  何為政治人格驅力

  政治人格驅力是政治人格的核心要素和研究主題。根植於政治人物人格中的驅力,對其政治行為的產生和發展提供導向和源力量,為達到利益的滿足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政治行為。政治人格的驅力具有以下幾個特徵:(1)某方面的匱乏是政治人格驅力的來源之一;(2)它是政治人物的一種目標(如為權力、為理想或為自尊等)需要滿足;(3)它是驅使政治人物競逐權力、主導政治活動或表現出某種政治行為的動力;(4)它是政治人物為達到某一目標需要借助的某一對象。即外部世界有很多對象能滿足政治人物人格的需要,為了獲得最大滿足,會從一個目標轉向另一個目標。例如,即將退休的政治人物對權力的追逐已經面臨“權力”天花板,就可能會從權力轉向對社會身份的滿足,如獲取大學教授頭銜的驅力等。一般意義上講,權力的匱乏以及對權力的控制欲是驅動政治人物參與政治活動、追逐政治權力、滿足某種政治行為的政治人格驅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