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智庫:從韓國瑜到“韓國瑜現象”

http://www.CRNTT.com   2019-01-06 00:14:27  


 
  由於無故被民進黨質疑並死命“追殺”,韓國瑜最終於2017年1月11日提出辭呈。被民進黨猛烈攻擊的那段時間可能是韓國瑜人生的最低潮。韓國瑜感慨表示,國民黨沒有人對他伸出援手,連一句安慰的話也沒有,他一個人面對民進黨排山倒海的攻擊,並沒有退卻,反而因此一戰成名。通過網絡,台灣民眾見識了這位敢做敢當、口齒伶俐、驍勇善戰的非典型國民黨人,無形中也把他推回政壇一線。

  2017年5月20日,韓國瑜與吳敦義、洪秀柱同台競選國民黨主席。謠傳是黨內有意要出身黃復興黨部的他,替黨主席吳敦義分散另一位參選人洪秀柱的票源。雖然最終落敗,但馬英九說,“國民黨若想反轉,需要更多像韓國瑜這樣有個人鮮明特色的人。”敗選後,韓國瑜被吳敦義派駐高雄擔任黨部主委,於9月6日上任。

  三、掀起“韓流”風潮

  落選後的韓國瑜需要舞台。他南下高雄,先擔任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2018年4月9日又宣佈競選高雄市長。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安排他去高雄,說得好聽點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說得難聽點是“死馬當活馬醫”。如今看來,韓國瑜把國民黨高雄選戰走“活”了,打得民進黨從“決戰中台灣”收縮為“力守南台灣”。民進黨估計做夢都想不到,把韓國瑜從北農總經理的位置弄下來,結果卻給自己製造了一個天大的“麻煩”。柯文哲接受媒體採訪時酸民進黨,“韓國瑜在北農當總經理做得好好的,你們硬要拔掉,我說讓韓國瑜轉到台北市政府來,你們也不要,這下慘了,你看搞成今天的局面。”

  韓國瑜剛到高雄的時候,確實沒錢沒人,悄無聲息。雖然貴為高雄黨部主委,但國民黨中央給韓國瑜的資源是少之又少。最困難的時候,高雄市黨部窮到連買泡面、買水的錢都沒有,到3月時他甚至抱怨,已經7個月沒有領到薪水了,“不要滿漢全席,但鹵肉飯總要有吧”。於是在國民黨台北市長初選登記的最後一天,韓國瑜前往領表登記,因文件不齊又自行撤銷登記。韓後來受訪時坦誠表露,證件故意通通都沒帶,衹帶了160萬(新台幣)。韓感慨:“再好的木材,遇到大海衹能漂浮!”黨中央認為台中、台北、新北有機會,資源都放那裡,他衹好攤牌到台北登記參選,要求公平,一方面引起黨中央和媒體的關注,另一方面也是“草船藉箭”。沒有資源的韓國瑜,衹能學習柯文哲全靠“空戰”,隨著韓國瑜“兩天台北錄節目,五天高雄跑行程”的選戰策略逐漸發酵,再加上其在新媒體上分眾化經營的成效顯現,韓國瑜的網絡聲量扶搖直上,到選舉後期甚至大幅超越台灣“第一政治網紅”柯文哲。從九月底以降,整個十月,全台灣“九合一”選舉的形勢,可以用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韓國瑜”。在網絡,韓國瑜所向披靡,橫掃千軍。此後從新媒體擴散至傳統媒體,韓國瑜的新聞終成鋪天蓋地之勢,其民調也從一開始落後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20%-30%,到追平至五五波,最後成功反超。外界質疑網絡聲量是否可以化為實質選票,甚至撼動民進黨在高雄厚實的組織基礎?但不管是2小時募得1800萬的小額募款記錄,還是鳳山造勢湧入5萬支持者的震撼場面,都已展現出韓國瑜的網絡人氣確實能夠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支持度。

  最終,韓國瑜以超越對手陳其邁15萬票的超高得票率,將綠營長期執政20-30年的根據地高雄成功翻藍。這樣的結果,表明當韓國瑜戳破“皇帝的新衣”,點燃民心思變的怒火後,民進黨再怎麼用統“獨”矛盾、省籍矛盾、民主價值等敘事邏輯的牢籠想把民眾重新套回去,都已經不可能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