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羅斯如何回歸“普通反恐國家”

http://www.CRNTT.com   2010-04-05 10:12:38  


 
  相對於經濟重建,恢復社會秩序和政府的公正透明度可能更難。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指出,俄羅斯軍警部門的腐敗和殘暴助長了極端主義在北高加索地區的增長。比如,在印古什,腐敗官員通過賄賂叛亂分子確保他們利潤豐厚的封地不受恐怖襲擊。印古什總統尤努斯.葉夫庫羅夫倒是想徹底根除腐敗,但他險些死於去年6月的一次恐怖襲擊。所以,梅德韋傑夫4月1日突然飛抵達吉斯坦之後,飭令下屬們必須善待當地民眾,不能矯枉過正。他說:“生活在這裡的民眾是俄羅斯公民,是北高加索人。這裡不是外國的一個省,這裡是我們的國家。”在發誓“對恐怖勢力予以嚴懲”之後,他給當地官員提出另三項任務:為脫離非法武裝組織的人員提供幫助;發展當地經濟、教育和文化事業;加強精神道德和宗教信仰修習。

  顯然,文化溝通與宗教諒解也是軟實力反恐重要的一環。以烏馬羅夫麾下的宗教傳播機構“卡夫卡茲中心”為例,該中心網站建設相當現代,有5種語言的版本,頂欄是11位埃米爾高加索聖戰者的頭像,並用“酋長國紀年”(1431年)和公歷紀年,還招翻譯志願者並設置了網上信用卡捐款窗口。從網站新聞標題上看,“卡夫卡茲中心”不僅將北約駐阿部隊稱為“侵略者聯盟的恐怖分子”,把達吉斯坦警察稱為“傀儡恐怖分子”,甚至還引用所謂“華盛頓世界安全研究所”的說法稱“俄羅斯發起國際恐怖主義”。叛亂分子也是網絡高手,所以毫不奇怪,季霍米羅夫生前通過網絡在車臣和印古什招募了一批女性志願者(其中一些是他的親屬)組成了如今臭名昭著的“烈士旅”。

與西方締結反恐同盟的契機

  在過去,大的恐怖襲擊事件會被用來證明克里姆林宮加強對權力控制和遏制反對派的正確。2000年第二次車臣戰爭,幫助普京登上總統之位,同時將俄羅斯電視台推入克里姆林宮控制下。2004年別斯蘭學校人質事件後,普京取消了北奧塞梯地方選舉。如果克里姆林宮現在還是選擇照搬以前的時髦做法,而非整肅其安全機構並反省其北高加索政策的話,那將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梅德韋傑夫已經開始了這種反省。有學者認為,梅德韋傑夫一直希望實現更開放的政府和政治多元化,並主張通過解決產生極端分子的土壤,特別是整頓警察隊伍和反對腐敗來應對恐怖主義,但莫斯科地鐵遭襲有如底特律聖誕夜劫機驚魂對奧巴馬的輿論壓力一樣,可能會給梅德韋傑夫的這些政策投下陰影。不過,隨後發生在達吉斯坦的連環爆炸案,倒可以為梅德韋傑夫的外交政策解圍,因為這起連環爆炸的手法,與2006年以後阿富汗首度出現的“誘餌”式襲擊高度近似。這意味著,西方和俄羅斯具有了共同的敵人,不再分你的車臣,我的阿富汗。

  3月31日在達吉斯坦北部基茲利亞爾市的兩起自殺性爆炸,第一起發生在一輛裝滿炸藥的汽車試圖衝過一個警察檢查站時,面對一輛追趕的警車而引爆。該地區隨後被數十名安全人員封鎖,可想而知那裡執法和醫務人員很多,這時,一個身穿警察制服的男子來了,並引爆炸藥,這一炸的殺傷力遠大於早前那名充當誘餌的男子的汽車爆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