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車臣恐怖主義:俄羅斯地鐵爆炸的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10-05-03 11:28:56  


“3·29”案不會對俄政局產生太大影響,但俄反恐形勢仍然嚴峻
  中評社北京5月3日訊/最新一期《南風窗》雜誌登載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左鳳榮的評論文章“俄羅斯地鐵爆炸根源在車臣恐怖主義”,文章表示,“總的來看,‘3.29’地鐵爆炸案不會對俄政局產生太大的影響,梅普組合這種雙頭政治不會發生動搖。但是,俄羅斯的反恐形勢仍然嚴峻,必將繼續牽制俄政府很大精力,制約著俄羅斯其他方面的工作。”其內容如下:

  仿彿一夜回到了6年前,莫斯科3.29地鐵連環爆炸案造成了近百人死傷,再次讓莫斯科人直面恐怖主義的急迫威脅。地下悲劇發生剛兩天,31日達吉斯坦共和國境內的基茲裡亞爾市再次發生連環爆炸,造成12人死亡,其中有9人是警察,裡亞爾市內政局局長也在爆炸中喪生。

  雖然莫斯科自2004年8月以來沒發生過恐襲事件,但自打蘇聯解體,恐怖氣氛始終困擾著俄羅斯。去年俄羅斯就發生了至少6起重大恐襲事件,包括從莫斯科開往聖彼得堡的火車爆炸,印古什總統葉夫庫羅夫的車隊遇襲等。這些恐襲事件大多由車臣分離分子所為。

  車臣恐怖主義的根源

  在車臣戰爭已經結束,車臣秩序基本恢復,當地的政權建設基本完成後,恐襲事件卻在增多。恐怖分子發動針對平民而沒有明確政治目標的血淋淋的襲擊,其原因是複雜的。

  首先,蘇聯時期留下的後遺症一時難以消除。恐怖活動多源於北高加索,其範圍包括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車臣共和國和達吉斯坦共和國等。斯大林實行按民族劃分行政區域的做法,人為地製造民族之間的隔閡,他對少數民族採取高壓和不信任的政策,1944年3月,撤銷車臣—印古什共和國,把60萬車臣人和13萬印古什人流放中亞。蘇共二十大後,允許部分少數民族返回故鄉,車臣和印古什兩個民族也被恢復名譽,並恢復了車臣—印古什共和國的建制,但由於缺少周密安排,對他們也沒進行經濟上的補償,導致1957年初大批返回的車臣和印古什人堅持回到原來的住所,與後來遷入的俄羅斯人、達爾金人、阿瓦爾人、奧塞梯人矛盾不斷,甚至發生流血衝突。直到20世紀70年代,北高加索地區都是暴力衝突事件最多的地區,蘇聯政府不得不向這一地區增派軍隊。蘇聯解體前夕,在葉利欽“共和國想要多少主權,就能得到多少主權”的口號下,1991年9月6日,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用武力推翻了車臣當地政權,並隨後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車臣正式走上了“獨立”之路。“獨立”後的車臣不斷製造事端,俄羅斯政府不得不於1994年、1999年兩次出兵鎮壓。長期造成的歷史積怨,成為恐怖活動的肥沃土壤。

  第二,民族仇恨的種子長出了恐怖主義的苗。車臣戰爭雖然結束了,但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許多人失去了親人,流離失所。在蘇聯時期,車臣—印古什是唯一一個不靠聯邦和全蘇財政撥款的自治共和國,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工業也屬發達水平,然而兩次車臣戰爭摧毀了500多家工業、能源和其他企業,格羅茲尼市內40萬人的居民區、基礎設施完全被毀。按最保守的數字計算,兩次戰爭給車臣共和國造成的損失在1000億美元以上。車臣地區長期處於戰亂狀態,極端思想盛行,加上車臣人本來就有的報復習慣,導致恐怖主義在當地一點就著,且愈燒愈旺。發動這次3.29恐襲者,已確定是“黑寡婦”,即那些在車臣戰爭中被打死的車臣分離主義者的妻子(也可能是他們的姐妹或母親)。“黑寡婦”成為製造恐怖的合適人選,是因為她們比男性更少被人注意。女人本該是溫柔體貼的,可她們卻變得如此凶殘,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殘害更多無辜者。在此,民族的仇恨、極端的宗教意識都起了很大作用。她們在難以撼動國家專政機關的同時,把魔爪伸向了手無寸鐵的民眾。俄羅斯的恐襲事件中,許多都帶有這種報復色彩,小集團化、復仇性的特點明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