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永遠的曼德拉,是世界的曼德拉

http://www.CRNTT.com   2010-07-19 10:16:23  


 
新聞鏈接:

曼德拉:自由就是他們的報酬

2008年07月21日16:06   南方網  張仁瀚  
 
  7月18日,是南非共和國公民納爾遜.曼德拉90歲高壽生日 

  我與白人統治進行了鬥爭,我也同樣反對黑人統治;我珍視實現民主和自由社會的理想,在那樣的社會裡人人都和睦相處,擁有平等的權利。我希望為這個理想而活著,並能去實現他,但是如果需要,我也准備為這個理想獻出生命。 

——納爾遜.曼德拉 

金礦保安:曼德拉的第一份工作 

  68年前,22歲的年輕小夥子曼德拉從部落逃婚,去了南非大城市約翰內斯堡。此前他一直生活在部落社會庫奴村裡。在許多有關曼德拉的傳記裡,都記載曼德拉是“非洲貴族後裔”,可是這個後人眼中的“幸運兒”,9歲父親就去世了,部落攝政王感恩於他父親當年的無私輔助,把他召到身邊撫養起來。 

  曼德拉原來的生活環境連攝政王也認為太落後了,以至於“攝政王不願意讓我去庫奴探親,害怕我會倒退”(曼德拉),雖然攝政王的“宮殿”也不過是一個大村莊裡的“兩個長方形的大房子和七個圓形的大房子”。曼德拉少年的生活與其他非洲孩子差不多,他會溜進“宮殿”附近牧師的菜園偷吃生玉米,並不失時機地向牧師的小女兒示好。 

  攝政王後來把他送去讀書,希望培育曼德拉成為自己接班人的參謀輔臣。在攝政王身邊,少年曼德拉聽到了各個部落的老酋長們講述白人給非洲帶來的苦難,“白人就像一個人牽走另一個人的馬一樣占有了這片土地”。曼德拉漸漸地被非洲歷史的宏大廣博和非洲英雄人物的事跡所啓蒙。 

  22歲時的一天,攝政王把曼德拉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叫到面前,告訴他們已經為兩人安排好了婚事,“那時候,我在社會方面比政治方面更超前。在我還沒有考慮反對白人的政治制度的時候,就做好了反對我們自己人民的社會制度的准備”(曼德拉)。於是,曼德拉和攝政王兒子一起,逃婚去了南非大城市約翰內斯堡。 

  約翰內斯堡是南非的“金都”,居於世界上最大的黃金開采區的中心。在種族主義統治時期的南非,非洲人被視為智商低下、肮臟粗魯的低等人,那時在最寬宏大量的情況下,一個極為幸運地能夠通過讀書擁有學士學位的非洲人,勉強能與一位受過小學教育的白人相提並論。不論一個黑人學識多麼高,他仍然被認為不如水平最低的白人。在這樣的社會情況下,“聰明的白人”當然願意占據收獲掘金帶來的巨大財富以及由此發展起來的“現代文明生活”,而從事沉重危險、勞動條件惡劣並有害身體的礦井工作,被裝扮成為“原始”非洲人難得的開化機會。南非的社會體制,在白人精英們的設計下,有效地引誘成千上萬南非黑人充當勞工。在金礦裡,“他們是工作時間長、收入低、無人權可言的廉價勞力”(曼德拉);或者到現代城市裡白天幹白人所不屑於幹的活,晚上卻不能呆在城裡,必須回到遠郊的“黑人居住區”;出門只能乘坐允許非洲人乘坐的交通工具;走在路上或者任何大街小巷,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有人要他們出示通行證就要立即出示,沒有就會被逮捕關進監獄。曼德拉算是夠幸運的了,一起逃婚的攝政王兒子通過關系為他安排了一份“好差事”:金礦保安。

  那時候,曼德拉一身行頭是這樣的:“很快,我作為一名值夜班的金礦保安開始工作。礦上給我發了一身保安服、一雙皮靴、一頂鋼盔、一台閃光燈、一個哨子和一根圓頭木棒。工作很簡單:站在上面寫著‘注意,當地人從這裡穿過’的警示牌的礦井入口,檢查每個從這裡出入的人是否有通行證。”《曼德拉:漫漫自由路》 

  曼德拉後來回憶這段日子,自述自己一時也自鳴得意,向別人吹噓自己如何聰明,如何有本事從部落出逃,如何幸運地得到工頭的賞識。最終,是什麼人就要過什麼日子,曼德拉怎麼能逃脫一個普通黑人的命運,他被妒忌的同族人告發,被趕出了礦山。這讓曼德拉從自以為比白人不如,比一般黑人聰明的無知滿足中覺醒了,他開始明白如果繼續屈服於生計的艱難,而只關心怎麼得到眼前的三餐,那自己就會有一天連當個保安的位置都得不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