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熊丙奇:僅“清退”研究生還不夠

http://www.CRNTT.com   2010-09-22 11:35:31  


華中科大清退307名碩博生事件持續發酵。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訊/“真正辦學,是不懼怕問題的,華中科大邁出了揭開問題的第一步,應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甚至有必要對招生、培養、管理中的失責、‘權錢交易’進行問責。如是,才能清理一系列不合格的制度,從教育角度與學術角度,建立全新的研究生招生、培養、管理新體系,讓研究生教育回歸正途。”南方網今日登出教育學者熊丙奇的評論文章“以清退開啟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其內容如下:

  華中科大清退307名碩博生事件持續發酵。媒體調查發現,被清退的學生中,相當一部分是企業高管和政府官員,如武漢地方一名局長以及荊州公安局局長等。原本為照顧國企技術骨幹而制定的研究生單考政策,如今已成為官員和企業高管獲取文憑的渠道。

  看完這篇深入的報道,我的第一感覺是,要是華中科大自己做一份“清退”調研報告,並以此清理研究生招生、培養、管理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那該多好!

  早在華中科大清退事件爆出之際,在不少輿論的高聲讚揚中,我就很不識時務地潑冷水,認為不值得為清退叫好,因為造成這麼大規模的清退,恰是研究生教育把關不嚴的結果。清退不過是一種修補措施。而媒體調查所反映的問題,比我想象中還嚴重。可以說,研究生教育的問題已經系統化、全局化。

  在招生環節,研究生單招政策不但成為官員、老板的升學“福利”,也成為學校用學位換資源的權錢交易通道。據華中科大教授介紹,官員、老板進入華中科大讀碩士,是根據教育部規定——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後連續工作4年或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發表過研究論文或已經成為業務骨幹,作為本單位定向培養或委托培養的在職人員方可參加單獨考試。所有考生要經所在單位同意並有兩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參加單考,而單考就是學校自己命題;官員、老板進入高校讀博士,有的是通過了學校自己命題的考試,有的甚至不需要任何考試。學校和導師,特別樂意招收官員和老板,因為招收非定向(全日制)博士生,學校、導師基本賺不到錢,而招收官員、老板這些有資源的人士,不但不需要導師承擔課題經費、參加學術會議的差旅費,還可以獲得科研項目和經費。可想而知,在這些利益交換中,針對官員、老板的招生,根本就沒什麼學術標準,教育公平也被踐踏。

  在培養環節,坊間傳言多時的官員派秘書上課、上課極不認真、學校要求極低、求學只為了一張文憑,一一得到驗證。華中科技大學一名教授介紹,有些官員學生派秘書上課記筆記、做作業,這在高校是公開的秘密,很多人都知道;對一些不經常上課的官員,有的導師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該校一名教授的經驗是,“太嚴格的話,會導致很多人拿不到學分,最後學校會追究導師的責任,指責老師的課講得不好,不能吸引學生來聽。”另外,此次清退的碩博生中,有不少已經在求學期間實現了升遷(可能以在讀碩士生、博士生名義達到相應學歷要求),於是覺得學歷已經沒啥用場了,進而放棄繼續讀博。雖然選擇接受教育是每個公民的自由,然而,這種選擇,無疑赤裸裸地表達出重視學歷而不重視學力的求學心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