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儲昭根:新加坡邁入政治覺醒新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1-05-17 10:12:11  


 
  還有,盡管2010年新加坡經濟增長高達14.5%,創下40年來的新高。但選民提醒人民行動黨別忘了,他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是經濟數據!在這種情況,人民行動黨已失去壟斷議題的能力,他們原本主打領袖更新——推出的24名新候選人並稱其中五人畢業於英美著名高校且具有“內閣部長潛質”,以將此次大選視為一次“引進第四代國家領導人”的選舉。但在競選期間,選民顯然更重視生活開銷、自由派移民政策、住宅等實際議題。而工人黨則以選民普遍對房價飈漲、物價上揚、貧富懸殊加劇,及移民湧入影響就業等不滿作為號召,成功地凝聚了反對勢力,重創了執政黨的銳氣。民生對國家領導人來說可能是小事,但它卻可能變成大海嘯。

  “我們聽見你們的聲音”,總理李顯龍在選後坦承,人民行動黨將“吸取教訓,改正錯誤。”從另外一個方面看,新加坡人在經過漫長的時間之後,新加坡終於邁入政治覺醒新時代。

相關閱讀:李光耀辭職意味著什麼

  2011年05月17日06:11 來源:21世紀網 作者:張立偉 

  5月15日,新加坡主導政壇逾半個世紀的內閣資政李光耀與1990年至2004年擔任總理的國務資政吳作棟一起宣布退出內閣。

  就在一周前,李光耀締造的人民行動黨遭遇了自1965年新加坡獨立以來最差的選舉結果。李光耀是新加坡的開國之父,他和第一代政治領導人與新加坡人民共同締造了新加坡奇跡,並躋身發達國家之林。在1991年退休之後,李以內閣資政的身份留在政府繼續發揮餘熱,因為具有豐富治國經驗的他可以為年輕的部長導航;其次,由於李具有很高的國際影響力力,留在內閣有利於為新加坡發揮餘熱。

  但上周的選舉結果表明,新加坡的威權政治受到一定挑戰。在選舉前,李光耀警告國民必須支持執政黨,否則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李認為由精英組成的執政黨才能夠有效執政,並最大程度照顧選民利益,選民如果支持在野黨,是對本身前途的不負責任,這激起了年輕人的反感,並迫使李顯龍總理與父親的說法切割。

  現實早已發生了變化。執政黨在此次大選中只獲得了60.1%的歷史最低得票率,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新加坡的威權政治,執政黨過於注重自主性,這意味著來自公衆的聲音與訴求相比較而言處於一個比較次要的位置。而新加坡人的生活成本在過去幾年大幅上漲,這加劇了貧富差距,並引起一些生活水平較低的人的不滿,這種不滿卻無法順暢地傳遞到上層。

  形成這種斷裂的一個原因在於內閣的工資、政績與GDP掛鈎,比如2010年新加坡GDP增長高達14%,但人均工資增長只有1%左右。增長幾乎與普通人無關,但內閣部長的工資卻與GDP掛鈎而高速增長,部長工資一天就有5000新元左右,而普通人一個月薪水平均只有2500-3000新元,收入差距高達50倍左右。在一些新加坡人看來,經濟增長只與精英與老板的利益有關,普通人享受不到好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