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總統選舉決戰在新媒體

http://www.CRNTT.com   2011-12-26 10:22:17  


 
  有趣的是,沒有上電視與對手辯論的尼克松,反而兩次都順利勝選。他的經歷凸顯作為大眾傳媒的電視的強烈娛樂性。上電視的辯論者,要會演戲,會說出幾句能成為報紙標題的的短語或句子(sound-bites),逗人一樂。否則,庸長的辯論,催人欲睡。

  電視的局限是與觀眾的距離感,沒有互動,沒有參與。在當今新媒體一日千里的形勢下,電視的影響力大不如以前。在2008年和目前進行的2012總統大選中,新媒體展露實力,尤其是社交網站爆發出巨大的網絡串聯能量和催票動員力量。今年至少有三位參選人,包括奧巴馬和拉姆尼是通過網絡媒體,宣布參選的消息。《洛杉磯時報》報道說,社交媒體《臉書》、《推特》和you-Tube將對2012年總統大選的勝負起關鍵作用。有研究顯示,每五個關心政治的美國人中就有三個參加了社交網站,他們中70%以上一定會去投票。很明顯,誰贏得這些人,誰就勝券在握。

  奧巴馬利用社交媒體,一馬當先。他的競選團隊建立了高達1300萬電郵用戶的群發電郵賬戶名單。4月份,奧巴馬精心規劃,在youTube上向近2000萬《臉書》的朋友,發布視頻,說他與他的粉絲們在《臉書》網站有約,將做即時交通,互動。一日之內,有兩萬多個用戶響應。

  共和黨籍的參選人,不遑多讓,在新媒體上與奧巴馬打宣傳戰。例如,拉姆尼更新了他的競選網站和《臉書》賬戶,吸收了近百萬個粉絲。同時,他在推特上貼出, “#mitt2012”的標簽。社交網路流量顯示,他吸引了過半的共和黨籍的社交網站的用戶。另一參選人金瑞琪的《推特》追隨者有130萬之眾。各參選人網絡上的人氣,算是民意取向的一個新指標吧。

  作者:魏然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大學新聞學講座教授 

  來源:2011年12月24日08:28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