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當代中國外交的文化地緣環境

http://www.CRNTT.com   2012-02-08 08:58:59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2月8日訊/“文明或者文化本身並不會導致衝突和戰爭,但一旦代表不同文明和文化的主權國家頻繁互動,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既有合作的能量,也有衝突的能量。”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當代中國外交的文化地緣環境”,詳論如下: 

  近年來中國的外交環境可以說呈現出“風雲變幻”的局面。各個方面吃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幾年前,美國宣稱要“重返”亞洲。儘管現在的美國也是說得多,做得少,但美國所做的一些事情則令中國深為擔憂。人們看到,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越來越具體化,或者已經初步成型,那就是經濟方面的TPP和軍事方面的南中國海問題。這兩者都具有深刻的戰略含義,前者具有戰略性貿易的味道,而後者的軍事戰略味道是很顯然的。也同樣重要的是,在這些實際政策變化背後,美國的對華政策話語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從先前的積極話語轉變成為消極話語。

  如何理解美國現在針對中國的這些新舉措?一些人認為這是美國的選舉政治所致。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和每次選舉年一樣,各種選舉言語不斷湧現。如果僅僅是選舉言語,人們不用太過於認真,因為這些言語不見得能夠成為政策。也有些人把此歸諸於奧巴馬總統的弱勢,總統和其他政府部門之間存在著分歧。在對華政策問題上,奧巴馬總統的表述方式和國務卿、國防部長的表述方式都會有所不同。

  這樣說,當然過於簡單,會看不到問題的實質。在很大程度上,現在中美關係所面臨的這種情形,類似於小布什政府剛剛上台時美國新保守主義的對華政策。當時美國也想把戰略重點轉移到亞洲,並且把中國作為戰略重點,搞所謂的“亞洲小北約”等。中國當時也面臨莫大的外交甚至是國際關係的壓力,但不久發生的九一一恐怖主義事件,改變了事物發展的方向。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的戰略從對華政策轉移到反恐戰爭,而在反恐問題上,中美關係找到了新的定位,雙方的關係穩定下來。現在隨著反恐戰爭告一段落,美國又有機會作全球性的戰略重點的轉移,而這次的目標又是中國。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說,這並不難理解。作為唯一的霸權,美國最為關注的就是維持其霸權地位。在美國看來,對美國霸權能夠構成真實威脅的就只有中國。儘管中國實際上並沒有意圖挑戰美國,也無意稱霸,但美國人的認知並不是這樣的。

  沒有人對這次美國地緣政治轉移的極其重大意義有清楚的認識。美國的戰略家也感覺到高度的不確定性,紛紛表示出擔憂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