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西方“繞開聯合國”為哪般

http://www.CRNTT.com   2012-02-08 10:24:31  


 
  但是這次成功也為之後的叙利亞問題決議失敗埋下伏筆

  雖然武力干預利比亞政局看似成功取得了聯合國授權,但是中俄卻有不滿。因為中俄理解的“設立禁飛區”、“保護平民”不包括主動攻擊,而北約拿著這兩個令箭搞起了大轟炸,這是出乎中俄意料的。所以在去年10月4日中俄就聯手否決了一項叙利亞問題決議草案,俄方代表丘爾金直言,這一決議草案在內容上和有關利比亞問題的決議有相似之處,北約曾利用安理會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決議對利進行軍事干涉,俄羅斯擔心同樣的事情會在叙利亞重演。

  西方國家在執行利比亞問題決議上的“越軌”,讓中俄對之後的決議充滿警惕。

  ■ 聯合國為何如此“不中用”?

  聯合國的機制使得其決策低效,不中用

  聯合國現在要推出一項關鍵決定,需要“大國一致”,但《否決權:大國博弈工具》已經揭示了“大國一致”的弊端,大國之間的不協調導致聯合國很難產生一項重大決定。那麼很多人呼籲的“一國一票”就能辦成事了嗎?也未必。

  首先,國家有大小,十四億中國人有一票,一萬人的瑙魯也有一票,一個瑙魯人在國際事務上的發言權頂得上十四萬中國人。第二,這一票實際屬於政府,而這些政府有的是“民有民治民享”,有的是“朕即國家”,前者的一票可以理解為間接民主,後者的一票只能代表“朕”。十億印度人民共有一票,而薩達姆們的一票嚴格的講只代表他一人,恐怕連他的家族都不能說代表了(這個家族內部的矛盾與血腥仇殺是世所共知的)。十億人的一票等於一個人能說是合理嗎?因此在存在許多獨裁小國的情況下“一國一票”常常會導致十分荒唐的結果。

  決策低效又讓一些國家繞開聯合國,顯得聯合國無權威

  自己中意的決議不能獲得通過,皆大歡喜的決議又不存在,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局勢惡化?於是一些國家就不管聯合國了,自己跳出來單幹。這就讓聯合國顯得沒有權威,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 結 語:要減少“繞開聯合國”的現象,大概只有等到聯合國變成歐盟那樣的聯合體。

  (本文來源:騰訊新聞《今日話題》2012年2月8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