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法國校園槍擊案背後的種族主義幽靈

http://www.CRNTT.com   2012-03-23 13:57:16  


案件示意圖
法國圖盧茲槍擊案槍手梅拉赫。22日,23歲的梅拉赫在警方突襲行動中喪命。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訊/3月19日,法國西南部圖盧茲市一所猶太學校發生槍擊案,一共造成4人死亡,其中3人是學童,1人是教師。10天之內,圖盧茲市及其附近地區已發生三起槍擊事件,上周的兩起軍人槍擊案一共造成3人死亡、1人重傷。《歐洲時報》最新證實,三起案件的嫌犯系同一人。

  在中國公眾的印象中,此類校園槍擊事件在歐洲和美國時有發生,尤其是在槍支泛濫的美國。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07年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韓國籍學生趙承熙打死32人、打傷多人後開槍自殺,那一次堪稱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校園槍擊案。比較諸多的同類案件,大部分槍手行凶的動機和目標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帶有很強的偶然性,而且多數是由個人原因造成的悲劇,其中又以洩憤報仇的居多,比如患有孤獨症的趙承熙。然而,這一次的法國校園槍擊案卻有明顯的不同,帶有明顯的宗教和種族色彩,所以才會“震撼宗教界和政界,引起從以色列到白宮以及梵蒂岡的一致譴責”,凶手也隨之成為法國頭號通緝犯。

  這一次的法國校園槍擊案與上周的兩起軍人槍擊案有一定的共性,除了已經被證實的嫌犯系同一人之外,目標都是針對法國的少數族裔,兩起軍人槍擊案針對的是來自北非的穆斯林後裔,這一次針對的是猶太人。因此說,凶手極有可能是一個針對法國少數族群的“極右翼的宗教種族主義分子”。

  其實,這一連串的法國槍擊事件與去年震驚世界的挪威爆炸和槍擊事件也略有相似之處,都帶有強烈的種族主義色彩,這可能也反映了當前歐洲最令人擔憂的種族主義開始抬頭。現代歐洲價值觀的根基一直是“自由、平等、博愛”,但是種族主義的幽靈從來就沒有徹底退卻。一旦受到經濟衰退、外來移民增多和宗教衝突等因素的刺激,種族主義情結就可能噴湧而出。與美國“熔爐式”多元文化不同的是,歐洲是“栅欄式”的多元文化。歐洲人通過尊重和保護外來移民的文化,換取這些人對所在國家的忠誠,這如同鼓勵移民建起栅欄自己過日子。然而,當危機發生時,一些憤怒的目光就會射向栅欄裡面的世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