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是什麼滑坡了?

http://www.CRNTT.com   2012-10-17 11:13:45  


對於山崩災害,中國的受災程度與政府的減災努力不成正比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訊/“中國政府現在應對的主要危機是社會秩序的滑坡,而不是山體滑坡,所以,官員所接受的訓練也主要是政治覺悟的敏銳性,而非社會管理的基本理念與技能。”2012年第40期《新世紀》周刊(10月15日出版)刊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湧的評論文章“是什麼滑坡了?”,內容如下:

  英國杜倫大學地理學家大衛.皮特利(David N. Petley) 在2012年8月,編制出全球首個山崩數據庫。他在《地質學》雜誌撰文指出:“在2004年至2010年之間,發生在全球的2620次災難性山崩一共造成了32322人死亡,主要的傷亡發生在中國,以及喜馬拉雅山脈弧形區,不含因地震引發的山崩。”

  兩個月後,中國為皮特利的報告又增加一個新的山崩災難案例:10月4日,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海龍鄉在“9.7”地震後發生山體滑坡災難,18名小學生和1名村民遇難。

  關於這次山崩災難的原因與性質,國土資源部應急專家組已有定論:這是一場天災。

  但是,一些細節與疑問不能忽視。這次山崩並非突如其來,是在“9.7”地震之後。多名村民向記者反應,事發之前,滑坡山體因地震已開裂,而昭通市國土局的解釋與國土資源部應急專家組的結論則與之不同。

  筆者查閱了多篇關於山崩災害的權威資料,其中德國多特蒙德技術大學S. Greiving教授和波恩大學J. Mayer教授在為歐盟撰寫的報告《山崩風險綜合管理戰略》中說:“任何一個造成重大傷亡的山崩災害不可能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發生,山體與氣候的變化在山崩之前,通常會被觀察到。山體裂痕、樹木怪狀如醉樹(drunken trees)現象,都是山崩的前兆。收集此類信息極為重要,這些信息依靠當地的居民、施工作業者提供,他們是第一批觀察到異象的人”。

  看了這段話,我更相信村民發現山體開裂的說法。但是,政府為什麼未向村民問詢?村民為什麼未向政府報告?也許這是問題的症結。

  山崩是個世界性問題,一些國際組織已經形成關於山崩防範的成熟而系統的戰略、標準與共識。一般認為,預警是最重要的,這需要高科技,而高科技費用極高,且其預警也具有不確定性,從成本與收益角度來看不合算。所以,在全世界範圍,普通人對自然環境的觀察對於山崩預警仍然十分重要。

  2005年日內瓦國際風險治理委員會(IRGC)發布《風險管理與風險特質的基本概念》的報告,將自然災害的風險管理的本質定義為一個“風險信息收集、和交流的過程”,而其核心又是“利害相關人的參與”。

  這對於中國並不陌生,政府一貫強調群眾路線。但是,在彝良山體滑坡事件中,政府卻沒有做到,為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