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奧巴馬亞洲行的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2-11-22 09:30:08  


 
  第二,美國向亞洲某些“敵對”或“不友好”政權,主要是向朝鮮發出信息,即實施美國所期望的改革,美國將準備與其展開對話與談判,以實現關係的改善與推進。奧巴馬政府此次訪問的三個國家,曾被部分美國媒體稱之為“問題國家”“麻煩孩子”,尤其是緬甸這個曾被美國視為“暴政前哨”的國家。然而,緬甸自從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來,美緬關係迅速發生變化,2010年11月底,希拉莉國務卿對緬甸展開了“破冰式”訪問。2011年5月,美國決定向緬甸派駐大使。美國的種種外交行為說明,奧巴馬政府所實施的“前沿部署外交”是靈活的、開放的。很大程度上來說,這等於是向朝鮮這樣的國家發出了明晰訊號,即緬甸可以通過國內改革改善與美國的關係,朝鮮亦無不可。

試探中國新領導層

  第三,美國借助此訪對中國新一代領導集體進行外交試探。奧巴馬的此次訪問時機選擇十分精妙,一方面奧巴馬總統連任成功,其在國內的人氣頗旺,這有助於奧巴馬總統在外交政策有更大的回旋餘地與發揮空間。因為,民眾的支持是力量之源。此外,雖然奧巴馬政府面臨著財政懸崖的困境,但外交方面的推進對於內政的解決是有所助益的,因為亞洲地區是美國實現經濟復興目標的重要外部條件。因此,從表面上看,奧巴馬總統的亞洲之行似乎是“不務正業”,而事實上是對其國內政策的有益補充;另一方面,奧巴馬的亞洲行恰在中國十八大會議結束,中國的新一代領導集體產生之際。奧巴馬通過一種巧妙的方式,即參加東亞峰會,並“借道隨訪”泰、緬、柬三國來向中國新領導層表明美國亞洲政策的意圖,這樣既不會給中國造成太大的針對性壓力,又能夠向中國新領導層釋放外交試探氣球。從這個角度來說,此訪雖然並不包括中國,但其中心與中國又息息相關。

  那麼,面對奧巴馬政府所傳遞出來的信息,中國該如何分析並加以應對呢?目前,對於美國的此種舉措,中國的一些分析人士以及媒體將其視之為是圍堵,甚至於遏制中國的最新之舉。因而,他們對於中美關係感到憂心忡忡,“唱衰”中美關係是他們的主論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