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正縱容日本走軍國主義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12-12-23 09:09:11  


 
  對於日本是否會發動戰爭,不要有任何樂觀的估計。當年中國的滿清政府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滿清政府購買的現代化武器裝備特別是軍艦曾經一度讓日本的決策者感到恐慌,但是,他們很快地發現,滿清政府的政治腐敗以及社會結構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使得滿清政府缺乏凝聚力。正因為如此,日本政府悍然發動了對清朝政府的戰爭,並且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回顧這段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的經濟實力超過日本,但是,中國的動員能力以及整個國家的凝聚力不如日本。從表面來看,日本政壇一盤散沙,但是,日本是一個具有很強凝聚力的國家,日本政府的無所作為與日本經濟團體強大的執行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換句話說,現在領導日本的不是日本政府,而是日本的經濟共同體。這些經濟共同體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動員各方面的力量投入戰鬥。當年日本的經濟體曾經成為日本政府發動戰爭的重要支持者,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日本經濟企業同樣會成為日本政府強化軍事存在的重要支持者。日本鋼鐵製造、電力通訊等行業的經濟財團早已掌握了現代化的軍事技術,只要日本政府一聲令下,他們隨時都可以製造出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並且裝備日本的軍隊。 
 
  部分中國學者認為,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居民普遍富裕之後,國家的軍事動員能力就會下降,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逃避戰爭義務。從亞洲其他國家的情況來看的確如此,但是,日本正好相反。日本是一個擁有強烈民族自尊心的國家,日本民族的特性決定了,日本人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可以不顧一切。當年日本可以發動太平洋戰爭,現在日本為了國家的利益,有可能會鋌而走險。所以,亞洲國家必須對日本可能採取的極端措施保持高度的警惕。 

  中國可以選擇自己的戰略盟友,但是,卻無法選擇自己的鄰居。數千年來中日兩國的關係非常奇特,作為地區大國,中國似乎從來都沒有認真研究日本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遭受日本侵略之後,中國政府終於意識到日本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國家。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中國很快陷入內戰,因此,無暇顧及對日戰爭的遺留問題。正因為如此,現在日本民眾普遍認為美國戰勝了日本,但從來都不承認中國戰勝了日本。正是這種錯誤的歷史觀,使得日本國內民眾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爭叫囂缺乏足夠的恐懼,他們認為日本只要發動戰爭,隨時都可以解決對中國的領土爭端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日本的極右翼勢力在正式選舉過程中,不斷的挑戰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不斷地把中國作為假想敵,並且能夠爭取到足夠的選票。中國作為一個地區大國,正在日本政治選舉中被徹底地醜化。如果不盡快改變這種局面,讓日本人真切地意識到,中國是一個敢作敢為的國家,而不是一個任人宰割的國家,那麼,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者還會更加肆無忌憚,挑戰中國人的底線。 

  現在亞洲上空一個軍國主義的幽靈在徘徊。美國的姑息養奸,亞洲其他國家的綏靖政策,使得日本國內政局正在發生劇烈變化。日本自民黨領袖上台執政,標誌著日本正在選擇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中國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再猶豫退縮,在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問題上毫不動搖,那麼,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勢力就不敢輕舉妄動。 
 
  現在中國要做好以下幾件事情:第一,必須以正式的文件向美國說明縱容或默許軍國主義死灰複燃可能帶來的後果,讓美國人真切地意識到即將到來的危險,盡一切可能阻止日本修改憲法,建立所謂的正規軍。只要美國能夠成功地抑制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勢力,敦促日本政府停止修改日本憲法的努力,那麼,日本就不會重新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 

  第二,在亞洲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中國應當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現在日本對亞洲地區的經濟一體化特別是對於東亞地區的自由貿易區缺乏信心,中國應當積極要求韓國等一些國家重新討論東亞地區的自由貿易區建設問題,必要的時候,可以要求美國加入東亞地區的自由貿易區,因為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日本經濟發展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融合度,從而使日本的經濟逐漸地走上正軌。自由貿易區實際上是一個多邊的經濟和約,其目的是為了營造正常的和平的經濟發展環境,如果中日兩國乃至中國與日本、美國、韓國的經濟進一步融合,那麼,日本要想發動戰爭就必須三思而後行。經濟的高度融合不一定能夠阻止日本軍國主義,但是,經濟的合作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分化日本國內的政治勢力,從而對日本的軍國主義形成一種牽制的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