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林毅夫:中國需要釜底抽薪式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3-01-08 08:39:24  


北京大學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
  中評社北京1月8日訊/十八大提出了兩個“翻一番”的發展目標——就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較2010年翻一番,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中國企業家發表北京大學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文章表示,這一目標完全可以實現,因為中國經濟依然有維持20年平均增長8%的發展潛力,雖然這8%的潛力挖掘尚需克服諸多挑戰與困難。到2020年或者2030年,中國可能會變成一個高收入國家,從而整個經濟、社會的結構都會發生相應變化——城市人口可能會超過80%(未來會出現十幾個千萬人口規模的超大型都市),而農業經濟在經濟總量中的占比會低於10%。因而未來十年,對中國、美國乃至於世界都是關鍵的十年。

  文章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挑戰與困難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第一,如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遵循規律;第二,如何保持社會的穩定,目前貪污腐敗現象和民眾的不滿情緒是破壞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

  解決問題的辦法通常有兩種——揚湯止沸或者釜底抽薪,從長治久安的角度來考慮,還是要運用釜底抽薪的方式消除問題的根源。比如說腐敗的問題,租金的存在就會滋生腐敗。所謂釜底抽薪就是將租金去除,腐敗也就會減少。

  再比如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雖然我們可以利用再分配的手段進行調整,但中國現在的收入分配問題,很大程度是由於初次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十八大報告中出現了一個新的提法,即調整居民收入占整個國民收入的比重,調整勞動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兩個調整體現的方針正是: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顧公平和效率,再次分配更加重視公平。

  若要在初次分配中就同時達到公平和效率,就要按照比較優勢發展經濟。因為按照比較優勢發展經濟是最有競爭力與效率的方式。同時無論對於勞動密集型產業還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如果能夠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其中的勞動密集區段,都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得到就業機會的工薪階層就可以分享到經濟發展果實。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發展方式可以創造更多的剩餘,從而帶來大規模的資本積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能夠逐漸從資本相對短缺轉型至資本相對豐富,從勞動力相對豐富變成勞動力相對短缺。在這個過程當中,工資會進入快速上漲通道,資本回報會逐漸下滑。可以試想,當窮人的勞動力不斷增值,而富人的資產則處於相對貶值,那麼收入分配的現狀就會改善。事實上,東亞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收入分配的逐漸改善,原因就在於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