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什麼讀托克維爾

http://www.CRNTT.com   2013-01-23 14:18:43  


 
  當然,接下來,《民主在美國》預言的那種新型專制果然在革命後的社會裡萌芽了。它在1804年表現為拿破侖第一帝國,在1830年表現為七月王朝的統治,在1852年則表現為“小拿破侖”的第二帝國,原因全在於大眾“精神上的無政府狀態”—他們對民主政體(而不是催生這種制度的條件)抱有宗教般的盲信,對舊制度則視為異端仇仇,以至於當舊制度被摧毀時,人們把它的優點和缺點一同送上火堆。在那之後,他們便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才能在這堆廢墟上建起新制度的“天國”。舊制度末期形成的對中央集權的隱性依賴又開始萌芽了,新的國王、新的皇帝、新的第一執政又出現了,大眾對能夠給予他們“安定感”的政府唱起贊歌,以便關起門來沉迷於麻木的個人主義。舊制度下曾經出現過的一切中央集權和不平等都在這裡借屍還魂,然後周而複始: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真實歷史的發展甚至比先知的預見更加引人入勝。但針對美國式民主的那些質疑依舊存在,它們不可能不影響到諸多正在進行民主化轉型和經濟、社會體制變革的國家。其中的核心議題在於,自由與民主應當如何在一種政治體制中共存,政治家需要以何種方式教育公民,以防止劇烈的社會變動和暴力革命的出現;人民又需要培養何種自覺,以爭取自由之精神的持存。每當這種時候,我們就會再度想起托克維爾。

  作者:劉怡 日期:2013-01-0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