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鳳凰古城收費:政府力主 與民爭利

http://www.CRNTT.com   2013-05-14 11:43:10  


 
政府:為了保護古城 居民:遊客少了秩序好些

  商戶和政府各有各的利益和考量,但在旅遊這盤棋局裡,玩家並不只有兩方。鳳凰古城的門票新政之所以引起如此軒然大波,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觸及了人數最廣泛、聲音最響亮的一方玩家“遊客”的利益。

  蔡龍認為,門票新政,以及還在醞釀中的一系列其他新政,從根本上是有利於遊客的,甚至對商戶的長遠利益也是無害的,但此前鳳凰在輿論宣傳方面的缺陷導致這一點不為人們所認知。

  “我們計算過,整座鳳凰古城接納遊客的上限,從整個污水管網的承載能力來說是每天最高1萬5千人。”蔡龍說,“今年清明節鳳凰第一天就有3.1萬遊客進古城。如果每天都是兩三萬人,這古城踩都踩沒了。”

  門票能減少高峰時期的遊客數量,也在遊客的消費能力上立了一座門檻,恢復古城的安靜,提供景點精品化所需的支持;提高團隊遊客的比例有利於規範市場,如果能善用對毗鄰地區居民免票的配套政策,加上開發周末游項目,還能緩解高峰期劇增、平時劇減的遊客人數波動。

  對縣政府而言看上去很如意的一盤棋,卻被“帶女朋友回家還得買門票”、“走個親戚也得買票”之類感性的細節瞬間擊潰。這種顯而易見的不合理,對很多人來說意味著:我知道該怎麼下判斷了,你不用再跟我解釋。

  五一小長假,媒體和遊客不約而同地注意到,鳳凰雖然沒有取消門票制度,但放鬆了對散客的檢票。甚至從旅行社導游到當地商販,只要有機會,都會向遊客傳授逃票的訣竅,看上去,除了政府和景區經營方以外的所有人都成了利益共同體。人們忍不住猜想:這會成為又一個雷聲大雨點小、最後無疾而終的政策嗎?

  “我們只是在這幾天中放鬆了對散客的檢票,團客的檢票是非常嚴格的。”蔡龍解釋,“關鍵是要保證遊客知道鳳凰古城有這個門票制度,還有門票涵蓋了哪些項目。”

  根據鳳凰代縣長趙海峰此前對媒體的解釋,鳳凰古城收門票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把景點信息和固定費用這兩點傳達給團體遊客,以防止過去常見的“零團費購物游”現象。

  按計劃,鳳凰古城短時間內仍不會取消門票政策,但會在國慶前引進人民大會堂的智能門卡系統,以求用比較“人性化”的方式,讓居民們慢慢接受這個制度。

  “媒體都在報,鳳凰本地人多麼不贊成這個門票制度,問的都是古城裡那些商戶,他們大多數都是外地人,你們問過鳳凰縣本地的其他居民嗎?每年黃金周遊客都會把鳳凰擠得水洩不通,本地人要出行都困難,我們之前做過一個調查,他們絕大多數是贊成門票制的。”蔡龍說,“我們是鳳凰縣政府,不是鳳凰古城的政府,我們做決定時必須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

  接受蔡龍的建議,記者在鳳凰古城外西面的南華路上採訪了一些縣城居民。一家私房菜館的老板向記者抱怨,自己今年黃金周營業額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二,在餐館背後開的小旅店去年4月20日就已訂滿,而今年直到4月29日還剩著空房,“都是這門票搞的”。一位不做生意的原住民陳小姐則感覺,“今年遊客比往年少些,秩序好些”,但她不認為原因是鳳凰古城的門票:“今年不是管公費旅遊、公款吃喝,管得嚴嗎?應該是因為這個關係吧?門票我覺得影響不大。”

  另一位賣油條給酒店做早餐的田女士則發現,往年酒店都是“幾百根幾百根地訂”,而今年只有幾十根,可能“人少了”,但要說到原因,她考慮以後回答記者,“我不知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