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日東京會議揭示的動向

http://www.CRNTT.com   2013-10-10 10:25:24  


 
  其五,美國國務卿克里和國防部長哈格爾3日上午還赴日本千鳥淵戰歿者公墓,各自獻上一束花。公墓管理方說,這是美國政府高官第一次造訪千鳥淵戰歿者公墓並獻花,而且此舉並非由日方提議,而是由美方自行決定的。千鳥淵戰歿者公墓收存超過35萬具二次大戰期間死於海外、身份不明的日本人遺骨,其中主要是軍人,日方稱為日本的“無名戰士墓”。

  掃墓並獻花,無非聊表心意罷了,無足輕重。不過,“官人做官事”,也可能寓有一掃舊有的隔閡,共同應對新的巨大挑戰的用意。

  話說回來,北京應對來自境外的世紀性的挑戰時,危機意識仍然不足。值此“老大、老二之爭”可能成為美、中關係的主旋律之際,可能有人依然認為一片鶯歌燕舞。及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之時,悔之已晚。

  即如“新型大國關係”,由中方主動提出,旨在化解美、歐、日等國的猜忌心理。既然是中方提出,希望美方接受,就要講得入情入理,讓對方願意接受。

  譬如甲方盼望乙方給予貸款救急,至少要說明幾條:一是為何要貸款,是為了某個正途用款,而不是鋪張浪費或者血本無歸的投資項目;二是乙方出於各種考量,給予甲方貸款,既有必要性,又有互利性,確為有意義之舉;三是甲方擁有資產和贏利手段,可以抵押,確保貸款期滿之日本利全部結算清楚。如此,此事才“有得傾”。

  如今中國高官談到“新型大國關係”,無非是“互利共贏,互相尊重,不衝突,不對抗”14字真言而已。不少中國學者撰文詮釋,重點也僅放在“互相尊重”上面,各種論據也僅由此衍生。試圖憑此說服美方接受中國觀點,恰如緣木求魚。或謂如此做法,顯然缺乏誠意。“其誰欺,欺天乎?”

  論及“新型大國關係”,茲事體大,固然需要耐心和智慧,然而,對中國而言,只怕時不我待矣。說到底,美國願意與中國共同締造“新型大國關係”,症結在於說服其相信中國無意也不可能有朝一日成為又一個足以與美國爭鋒的超級大國。

  來源:聯合早報2013年10月10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