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有愛,爸爸該去哪兒就去哪兒

http://www.CRNTT.com   2013-11-13 14:09:56  


《爸爸去哪兒》首播即火爆熒屏,圖為第一期爸爸們帶子女在北京靈水村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訊/近期,湖南衛視親子互動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火爆熒屏,搜狐評論《名家專欄》此間刊發專欄作家劉雪鬆的評論文章“有愛,爸爸該去哪兒就去哪兒”,文章指出,“爸爸,去哪兒?”是“老公去哪兒了”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在這句苦逼的句式中,有兩個苦逼的身影——孩子和媽媽。似乎中國爸爸,都應該是這檔節目的受教育者,身上都帶著親子教育的原罪。

  《爸爸去哪兒》的瘋狂收視率,芒果台(湖南台)應該感謝所有的“中國式主婦”——這個在中國家庭中承擔著孩子吃喝拉撒、與孩子一起成長、整天悶在心裡期待著丈夫多陪陪自己和孩子的“弱勢群體”。

  現在,每周五,年輕的母親、准母親們,終於在這檔節目中找到了將丈夫拉到身邊的正當理由,並且告訴他們,你也可以像林志穎一樣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可以像張亮一樣把飯菜做得讓孩子喜歡,可以像郭濤一樣成為孩子的精神領袖。總之一句話,孩子需要你。

  像排炮一樣架開的拍攝機位、高空飛翔的航拍陣勢,在五對爸爸與孩子面對的極端生活環境下,在長達72小時的全程跟蹤裡,哪怕不導演劇情的衝突,也會捕捉到無數令人笑、哭、嘆、贊的鏡頭來。何況五個爸爸,都是大名鼎鼎的明星。他們與孩子的生活狀態,本身就能滿足人們八卦的欲望。所以,與其贊嘆這檔從引進韓國的節目有多麼超人的智商和創意,不如慨嘆巨額投資的決策者過人的膽量。這個膽量,就是一種賭性,賭的是一個真理——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爸爸。而將這些爸爸拉到電視機前的這檔節目中,成為收視率中的一分子,根本就用不著電視台花功夫去宣傳。媽媽們比誰都賣力。

  “爸爸,去哪兒?”,是“老公去哪兒了”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在這隱藏句式中,有兩個身影——孩子和媽媽。似乎中國爸爸,都應該是這檔節目的受教育者,身上都帶著親子教育的原罪。所以,《爸爸去哪兒》劇情設計的形態與衝突,在很多媽媽眼裡,便帶著懲罰式、實驗式、啟發式的意味。她們在這檔節目中,寄托了“浪子回頭”般的哀怨,也寄托了對家庭角色中傳統的“主內主外”角色分工有所突破的向往。

  沙漠中的水塘裡,沒撈到一條魚的郭濤,很沒面子地要攝制組給他一個機會,就是想在兒子面前,掙回一個爸爸和別的孩子的爸爸一樣能幹的面子;北京農村,抽到蜘蛛屋的林志穎,面對將要與孩子一起住在這個破屋兩天的“壞運氣”,依然將心平、快樂的表情傳遞給兒子……太多衝突的場面中,爸爸和孩子同時面對的細節,不僅能夠觸動中國媽媽們的感懷,同樣能夠觸動爸爸們內心深藏的柔軟。這是《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難以簡單定位為綜藝或者親子實驗節目的原因所在,更是這檔節目想要達到的收視效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