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度與美國較勁以及中國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14-01-23 09:58:38  


 
“天然盟友”與“共同敵手”

  重要的是,外交官在國外代表國家,居然遭到如此侮辱性對待,美方完全不顧印度外交官的身份以及美印關係的重要性,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溫文爾雅的印度總理曼莫漢星對此怒斥“令人震驚”(deplorable),頗具外交風度的國家安全顧問梅農則稱之為“卑鄙的”和“野蠻的”(despicable and barbaric)。

  辯論中有不少人發問:美國人口口聲聲說美印是“天然盟友”,美印戰略夥伴關係是如何之重要,那為何對朋友的感受一點也不顧及?如果美方真的認為必須維護美國法律的尊嚴,在最低工資問題上不可妥協,那麼,美方完全可以宣布科氏為“不受歡迎的人”,通過外交渠道悄悄將其遣返,為何非要興師動眾告上法庭?

  有評論家一針見血:這是因為近來美方對美印關係的發展越來越感到失望,是想以此發洩一下,這是美國傲慢自大、單邊主義的又一次暴露。

  有評論文章指出,美方視2008年簽訂的“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協定”是美方送給印方的特大禮包,幫助印度獲取了事實上的核武國家地位,美方期待印方做出特別回報。但是,等了好幾年,印度在開放核電市場、進口大宗軍備等諸多方面都沒有對美國予以優先考慮。加上近年來印度經濟下滑,美印關係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進一步下降。

  然而,更為重要的是,美國視共同應對中國崛起是美印戰略夥伴關係的核心目標之一,但恰恰在這個方面,印方近年來非但沒有邁出實質性步伐,相反,印度總理還不止一次表示,“印度不會參與任何旨在遏制中國的圖謀”。這使美國人深感不悅。

  並非僅是學者認為印美關係有針對中國的一面。近日,印度政府的人力資源國務部長、曾在在聯合國當過副秘書長的沙希·塔魯(Shashi Tharoor)在一著名評論網站Project Syndicate發表文章指出,“印美關係獲得加強,是因為雙方對民主有共同的承諾,對中國有共同的關切,以及貿易和投資的增長。”

  此次印美外交風波為中國學者觀察印美關係提供了一個非同一般的機會和視角。事情似乎表明,僅僅基於共同價值觀的“天然盟友”關係,並不一定具有長久活力;只有在雙方都感到面對一個“共同敵手”的時候,他們的戰略夥伴關係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在今後五到十年里,中國在其西南方向的戰略目標之一應該是,認真對待印度,避免使自己成為印美兩國的“共同敵手”,推動印美關係中的中國因素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揮作用。

  作者是中國前駐印度和巴基斯坦外交官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01月23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