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建民:當代台灣青年的社會心態與價值觀

http://www.CRNTT.com   2015-01-02 09:08:25  


“九合一”選舉為何絕大部分青年人支持“年長”的柯文哲而不是“年輕”的連勝文?
  中評社北京1月2日訊/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是國民黨大敗、民進黨大勝,許多學者開始反思其中的原因,其中一個普遍性的結論是,台灣青年人或“首投族”的投票傾向成為影響這次縣市長選舉尤其是台北市長選舉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那麼,當今台灣青年人有著怎樣的社會心態?有著怎樣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是何種因素影響他們的觀念與投票行為?特別是為何絕大部分青年人支持“年長”的柯文哲而不是“年輕”的連勝文?這些問題確實是值得思考的。

  當今台灣年輕人的社會心態與價值觀主要表現在:不重視群體或整體利益,更重視個體與自身利益;不重視長遠利益,更重視當下利益;不重視宏觀的大論述,不喜歡談論抽象與宏大的人生規劃或遠景目標,更重視具體、細節問題,更重視眼前實實在在的東西與具體的對象;不重視、不關心整體或大局,更關心與關注個體(如在“林文苑”事件中,不考慮多數住戶的主張與利益,更不關心台北市政建設,而更關注不願拆遷的極少數人的主張與利益),更重視個體的生命,不只是人類個體的生命,還包括動物的生命;不重視經濟議題,更重視政治議題;不重視經濟價值,更重視環保價值(不關心經濟發展,不關心、不考慮未來能源供給,只關心核電安全,於是持續爆發反“核四”抗議活動)。同時,台灣年輕人還有一種“親美親日恐中”的心態與觀念。

  當今台灣青年人這些社會心態與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三十多年來台灣社會經濟政治發展變遷與文化教育的必然結果。

  現在20歲到35歲的台灣青年人,看看他們成長與生活的時代大背景,就不難發現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社會心態背後的歷史原因。他們成長在台灣經濟快速發展與經濟實力最雄厚的時代,儘管60年代初台灣經濟開始起飛,1979年首次被稱為亞洲“四小龍”,這時台灣才實現了“小康”;台灣經濟實力真正增強、進入富裕社會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事情(一度出現所謂的“錢淹腳”的時代),正是他們成長的年代。可以說,當代這些青年人所處的這個生活無憂與富裕的社會,正是其父輩艱苦奮鬥與努力創業創造的結果,他們成為享受的一代,不為生活所困。他們所追求的不再是艱苦奮鬥與努力創業,而是追求公平正義,追求“小確幸”的生活方式,敢於花錢與消費。

  他們成長在台灣逐步進入民主政治發展的大時代,接受了反專制、反特權、反黑金及追求民主、自由、重視人權等教育與政治運動洗禮,他們對代表專制、曾侵犯人權、大搞黑金政治的國民黨從小就有一種排斥心理,有一種潛意識的反感,而對高舉民主、人權、公平、公正大旗的民進黨有著更深的親近與想往。這就是為何這些青年人比較親近與認同民進黨的政治理念,而且能夠吸引大量青年人的投入與支持而國民黨卻無法吸引大量青年人的關鍵。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