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童大煥:李嘉誠撤離人民幣會暴跌嗎

http://www.CRNTT.com   2015-01-19 10:52:13  


 
  簡單說,李氏商業王國十年前就開始了向法治健全的發達國家轉移的乾坤大挪移,原因只有一個:法治健全,競爭簡單,利潤更高。從這個角度來看,除非香港和大陸的法治狀況有明顯好轉,否則,李嘉誠在有生之年親手把註冊地遷到發達國家和地區,恐怕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也因此,得出李超人2013年就神機妙算地提前預見大陸房地產2014年跌勢的結論並不靠譜;以今日李氏商業王國的“遷册”行動,得出香港和大陸政商關係惡化、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可能暴跌、李氏商業王國從香港和大陸大撤退的結論也不嚴謹。

  既然遷册是遲早的事,為什麼不早不遲偏偏是現在?也許緣於李氏商業王國內部各方面的條件成熟,這方面的原因也許只有李嘉誠最清楚。但是外部的橫向原因也不可忽視,甚至有可能更重要。這外部原因,即外部政治環境的變化促使李嘉誠下了決心。86歲的李嘉誠稱此次重組為集團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可見重組遷册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重組完成後有利提升股東價值,公司架構簡化後,外部股東將與李氏家族站到同一水平線上。等於宣布股東價值至上。企業股票旋即大漲,說明這一行為得到市場認可。

  回到“一橫”,即促使李嘉誠下定決心今日遷册英屬開曼群島的外部原因到底是什麼?那就是“佔中”及相關的政治環境。媒體都已經注意到,李嘉誠9日宣布旗下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重組的“千億重磅”消息時,更直接了當地高調回應關乎香港發展前景的政改問題。

  他明確指出,如果政改不行多一步,而是原地踏步,對香港的損害是無可估計的。“政制一定要進一步,如果不向前行一步,你同我、香港人全部都系大輸家。”李嘉誠又指出,這是香港人第一次“一人一票”選特首,任何情況都希望政改方案能夠通過。他說,若走前一步,最低限度可“一人一票”普選特首,還有三人供選擇;如果政改方案不獲通過,他看不到有任何好處。這是一種為了進步必須妥協的思維,“如果不踏出第一步,何來有第二步,何來有民主的進展?”他強調這是難得的機會,希望香港人“多睇睇、諗深一層”,“一定唔可以讓香港人成為大輸家”。李嘉誠亦曾多次公開表示反對“佔中”。他曾批評“佔中”“每一小時都會對香港有損害”。“佔中”持續逾半月時,李嘉誠亦曾發表聲明,懇請“佔中”者回家,強調法治一旦決堤,“將會是香港最大的悲哀”。

  最後,遷册是否意味著李氏商業王國在香港和大陸減少投資?答案是:不一定,看情況變化!此次李嘉誠把地產打包,是否預示香港地產已到頂了?李嘉誠近年來賣出不少香港和內地資產,是否對兩地發展失去信心?李嘉誠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都是非常明確的,他表示,人民幣在國際市場屬強勢貨幣,“中國近代史內,從未有現在般好,內地再多些機會,一定會多做些,香港市場亦是一樣”。李嘉誠的接班人、長子李澤钜則補充說,這次重組把加拿大的能源公司資產拿進香港,這不是體現信心嗎?李嘉誠說,過去十多年,75%以上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都選擇不在香港,而是在開曼群島等地方登記,他又反問指,“75%裡面包括很多民企、國企,你說他們遷册嗎?”

  李嘉誠商業王國的構成中,地產業務一直在其中起著支柱性作用。近年來才逐漸轉戰西方發達國家資本市場。這次重組將有助於消除長期存在的上市公司股價折讓,能讓李嘉誠更好地提升地產業務價值,提高派息金額。因此,不論從感情還是從市場機會看,李氏商業王國都不會輕易放棄香港和內地市場。但做多做少,取決於市場環境的好壞。香港和大陸要怎樣才能“多些機會”?其實機會遍地都是,關鍵是法治建設不夠、自由市場化程度不夠。而李氏商業王國此番遷册英屬開曼群島,誠如香港《明報》網站分析說,開曼群島屬於英國領土,李嘉誠在開曼成立長和,日後若遇到官司,香港可能對長和沒有司法權力,最終審核權由香港終審法院變為英國最高法院。這也就是明確告訴大家:規則不是隨隨便便由你們制定的,生意我還要做,但是我要遵守的是1215年英國大憲章以來人類社會最先進、最透明、最有效的制度和規則。實在不行,大不了三十六計走為上。

  李嘉誠此番遷册,不同的人可以讀出不同的信息。我真心希望社會各界不要浪費了給我們各種反思的“正能量”,包括法治建設,包括激進民主。而激進民主本身,亦是對法治的破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