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喬新生:李嘉誠的政治經濟學

http://www.CRNTT.com   2015-01-22 09:22:38  


 
  香港作為彈丸之地投資潛力有限,近些年來大量內地國有企業到香港上市,已經改變了香港的資本生態環境,包括李嘉誠在內的香港本土投資者在香港市場競爭中已經沒有絕對的優勢。香港資本市場的變化,只不過是香港政治生態變化的風向標而已。作為香港最大的投資者,李嘉誠在香港的資本市場逐漸失去了話語權,正因為如此,他才斷然決定撤出香港,到世界其他地方尋找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從資產結構來看,李嘉誠控制企業盈利最多的是房地產企業,並在中國內地許多城市投資大型房地產項目。可是,從已經披露出來的信息來看,絕大多數項目都屬於土地增值項目,換句話說,由於李嘉誠充分利用自己在內地的政治影響力獲得了大宗土地,並且將土地囤積居奇,因而獲得了巨額暴利。

  隨著內地實施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的力度加大,土地閑置的現象越來越不能被容忍,一些地方政府已經準備採取措施,打擊房地產領域的土地倒買倒賣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李嘉誠在內地的投資面臨著極大的政治風險。正因為如此,他才決定對自己的集團公司進行改組,把涉及內地房地產重要業務的公司劃撥出來,建立獨立的房地產公司集團,以此來降低房地產宏觀調控帶來的政治風險。

  可以這樣說,李嘉誠以自己的高瞻遠矚,妥善地化解了可能到來的政治經濟危機。這是一個國際投資者智慧的表現,同時也是香港未來發展令人堪憂之處。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進入香港的資本市場,他們在香港呼風喚雨,牟取暴利。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中國的反腐敗還沒有從根本上觸及既得利益集團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也說明香港特區政府在資本管制的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香港在政治上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社會主義化傾向,而香港傳統的壟斷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窮途末路。像香港這樣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如果不能妥善地解決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衍生的社會問題,必將爆發全面的社會危機。

普遍缺乏共識無法解決香港問題

  香港所面臨的問題也是所有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問題,但現在的問題是,香港的一些政治人物試圖把解決香港問題的希望寄托在一些西方國家的身上,他們企圖發動所謂的顔色革命,來解決香港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中央政府所不能容忍的,當然也是香港投資者所無法接受的。

  對於香港目前所處的困境,學術界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角度進行了深入分析,但是在我看來,所有這些分析都不如香港李嘉誠的投資行為來得更加真實。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就在於資本雇傭勞動,當一個地區資本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時候,資本家一定會通過各種方式轉移資本,從而使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告一段落。

  香港經濟發展乏善可陳,這不是因為香港特區政府不願意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而是香港各界已經普遍缺乏共識;特區政府希望通過徵求各界的意見,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民主政治發展的步伐,解決香港所面臨的問題,但是,對於香港的投資者來說,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香港中下層居民特別是年輕人正試圖以各種手段打倒自己的偶像,剝奪資本家的財產,香港的未來不容樂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