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烏克蘭危機,塵埃落定?

http://www.CRNTT.com   2015-02-16 09:14:59  


俄、德、法、烏四國首腦12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有關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協議草案。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訊/經過十幾個小時的艱苦談判,烏克蘭問題終於獲得一線轉機,各方達成了停火協議,回到去年九月份簽署的明斯克協議,撤出重武器,建立安全區。 

  在烏克蘭步入全面戰爭危機的關口,停火協議可以說是制動閘,但是烏克蘭危機的“發動機”還在運轉,不過,停火協議也給各方斡旋的時間和機會。烏克蘭未來走向和平還需要相當漫長的路,大國政治博弈的復甦,理念之爭加上烏克蘭自身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都需要戰略耐心和克制。在這場“由危轉機”的大戲中,德國總理默克爾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德國不自覺之間,也成為歐洲穩定與和平的主心骨。毫無疑問,德國成為新一輪大國政治遊戲的關鍵角色,而法國則成為德國的搭檔。 

  地緣政治的復甦

  最近幾天,烏克蘭正在沿著“巴爾幹”的道路滑落,由烏克蘭危機引發大國之間的對壘,甚至戰爭。由此也打破了冷戰以來人們關於“大國無戰爭”的樂觀假定,全球化並沒有埋葬大國的地緣政治遊戲。烏克蘭危機的緩和主要依靠大國的共識,而危機的升級也取決於大國共識的銷蝕。夾在大國縫隙之中的烏克蘭,根本沒有機會主導自己的命運,當大國之間的矛盾尚未化解時,停火協議也僅僅是暫時休戰而已。 

  自上個月中旬以來,烏克蘭衝突驟然升級,大有邁向全面戰爭的架勢。歐美國家認為這是俄羅斯的進攻性行為,尤其是美國政府開始討論武裝烏克蘭的問題。這促成了烏克蘭危機的全面升級,從一個小國的內戰向大國對峙的方向升級。在過去一年時間,美俄之間的對峙左右著烏克蘭危機的方向,美俄之間的戰略行為和底線也進行了重新的試探與定位。相比於俄羅斯,美國的決策和行動相對遲緩,但是遲到的經濟制裁卻對俄羅斯經濟產生了嚴重的損害。現在沒有哪個俄羅斯官員還低估美國制裁帶來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