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柯文哲兩岸政策議題避開政治突出民生

http://www.CRNTT.com   2015-03-27 10:25:35  


 
  柯文哲就職後,一路摧枯拉朽地“破舊”,但卻未見立竿見影地“立新”。儘管口誤不斷,但仍擁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民意支持度,口誤在柯文哲的身上反而成為時髦事物。對此現象,確是值得北京在研究台灣民情時,認真思量,不能再以傳統模式甚至是自己的行為模式角度,去研判台灣地區的最新民意發展趨向,而應從“人心思變”這個方向著眼了。對柯文哲希望能繼續舉辦“雙城論壇”並親自率隊參加這個問題,也宜以此方式思考。

  實際上,柯文哲在對兩岸關係,尤其是城市交流的議題,似乎是有著其“新思維”。在最初時,他似是無法克制其已經成為標籤的“柯P”性格。有如“生草藥”那樣“噏得出就噏”,甚至對在大陸方面是屬於神聖不可侵犯的“九二共識”,也月旦揶揄一番。但在經國台辦和上海市長楊雄予以抨擊之後,柯文哲開始謹慎起來,不再在兩岸領域上亂發話,可以說是他在上任一百天以來,最能克制冷靜的一個政務領域。而他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就是“避短揚長”,盡量避談自己的弱項“九二共識”,但卻以自己關心民生之長,迎合習近平的“兩岸一家親”。前者,是避免“得罪”大陸方面;後者,則是有意討好大陸方面。這是一個以民生市政換取政治空間的手法。

  柯文哲正面回應習近平的“兩岸一家親”,果然也迅速得到對岸的善意回應。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就給予了正面肯定,表示北京已經注意到相關報道,並“打蛇隨棍上”地強調,“兩岸一家親”有利於兩岸交流合作,也期望台灣各界共同努力,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與良好局面。

  柯文哲以“兩岸一家親”來替代“九二共識”,確實是聰明的一招。實際上,據接近柯文哲的人士透露,柯文哲及其身邊幕僚分析,上海市與台北市的“雙城論壇”,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個總領域中,是屬於低一個層次位階的城市交流範疇,因是純粹的市政民生事務的交流,不像兩岸談判那樣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因而可以不提不談“九二共識”。而“兩岸一家親”,則是屬於民生範疇,沒有政治性,也不具主權性質。因而可以說,如果在“九二共識”上糾纏不休,不但使得自己的弱項更弱,而且也等於是將兩岸市政民生交流升格為政治關係的位階,等於是自尋煩惱。因此,應盡量避免碰觸“九二共識”,不管是贊成還是質疑,而只需根據市政交流的民生性質,強調“兩岸一家親”即可。此為“避短揚長”之戰術運用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