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光耀的成功給中國的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5-04-03 11:04:41  


 
  相關鏈接

 “家長”李光耀

  楊恒均在博客中寫道,有些人注定是蓋棺都無法論定的,例如李光耀。李光耀已經是新加坡的同義詞。對東方來說,他是西方的橋頭堡;對於西方來說,他又是亞洲儒家價值觀的頑固提倡者,由他所引起的爭議持久不衰。在可見的未來,由於中國因素的加入,有關他的爭論還會進一步擴大。

  他到底是獨裁者,還是現代文明新加坡的締造者、東方價值觀的捍衛者?這個真應該留給歷史以及新加坡人自己論定。我更傾向認為他是一名“家長”——新加坡的家長。當西方人反對“家長制”的時候,往往忽略了東方社會長期以來的歷史文化中,“家長”才是我們的庇護者,是無私為我們謀福利的。最能反映其“家長”風範的事情是李光耀執政後對新加坡官方語言的選擇。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新加坡華人占了75%,其他是馬來人、印度人,1965年獨立後,面臨官方語言的選擇。李光耀在審時度勢後,力推英文上位,最終確立了英文為新加坡的政府用語。如果不是一個強勢的大家長,是怎麼也做不到的。新加坡在英國殖民統治期間,英國當局都沒有宣布英文為官方使用語言,反而是英國撤走後,李光耀做到了。李光耀這一選擇,也許比任何政治制度都更有利於新加坡的發展。

  1965年後,那些推廣華語運動的新加坡華裔積極分子從來沒有放棄過抗爭,這也是圍繞家長李光耀“獨裁”最激烈的爭論之一。在說到他的做法時,他說,“有人說我處處干涉人民的個人生活,沒錯,假如我不這樣做的話,新加坡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這位家長當初選擇英語作為官方用語,還同時做了另外一件事——保留東方價值觀,甚至有意抵制西方以自由和民主選舉為主的自由主義價值觀,鼓勵雙語(主要是華語)教育,並特地到美國以及台灣等地請唐德剛、餘英時、杜維明等七位融匯儒學與西學的大家到新加坡,把儒家經典與傳統文化翻譯成英文,編寫進中小學英文課本中。

  很多人認為“家長”李光耀幫新加坡人做出最好的選擇。但老家長也會退休會老去會死亡,沒有李光耀這樣的“家長”,新加坡模式何去何從?

  (來源:《濟南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