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一貫道在台灣:宗教現象值得研究

http://www.CRNTT.com   2010-03-31 00:29:27  


中評社高層訪問團拜訪高雄縣六龜鄉一貫道道場,圖為與一貫道總會理事長李玉柱(右六)一貫道神威道場前人林再錦(右七)等合影
 
  --關於一貫道在當代台灣社會成功發展的根本原因。認為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為幟志,是一貫道得以在台灣成功發展的根本原因。台灣光復後,以傳播中華固有傳統文化自居的一貫道適時入台傳教發展,迎合了台灣人民痛恨日本殖民統治“皇民化”教育和對中華文化仰慕與渴望的心理需求,符合時代需要。及至1970年代,台灣社會因經濟繁榮,漸次恢復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掀起了文化尋根的“復振運動”,一貫道以弘揚中華文化之教而吸引了眾多青年學子。

  --關於台灣一貫道信仰特質。台灣一貫道的信仰核心,基本上是沿襲明清以來“無生老母”信仰,其中很重要的思想是“三期末劫”的劫變觀,認為天地運數已走到“白陽期”,會有大的災劫刷洗,“無生老母”思念天下兒女,因此降下道來救劫,唯有入道者才能得救。這樣的教義雖為同時代各民間教派所用,但是一貫道的救劫說更進一步融合求道“點玄關”儀式,形成一貫道特有的一種救世思想。一貫道又以“扶乩”方式宣教,以“借竅”方式為普渡證驗,讓人與神佛之間有了溝通媒介,加深了信徒對神佛信仰的作用。而乩訓內容多為勸善道理,在宣教上又強化了教義作用,令信眾對教義產生信心,從而對一貫道的信仰更加堅定。

  2、相關研究論文日益增多。近年來,隨著一貫道在台灣和海外傳播與影響越來越廣泛,台灣學界對一貫道的關注日益重視,研究論文越來越多,內容也更加廣泛。台灣一貫道組織近年在台灣和海外,還舉辦過多次有關一貫道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關於一貫道義理與儀式方面的研究。輔仁大學劉怡君的《內盡其誠外盡其禮--一貫道禮儀的信仰意義》(2006年)認為,禮儀是信仰者具體展現其信仰的宗教行為,信仰者藉由有系統、有結構的象徵性語言及身體動作,既表達個人和群體對信仰對象的情感與態度,也借此與信仰世界發生聯繫溝通。該文從宗教神學角度,對一貫道禮儀加以綜觀,探討一貫道禮儀的由來、特性與涵括範圍,並以拯救論對一貫道數種禮儀文本進行詮釋,解讀其中所蘊含的啟示內容,配合實際訪談,對禮儀在道、啟示、信仰與人之間的作用加以闡釋,說明禮儀對信徒在皈依歷程中如何發揮作用,協助眾生完成個體與群體的終極關懷,突出一貫道如何開展解決人類“末後一著”。真理大學李紀勛的《當代一貫道的發展與變遷--以教義、求道儀式與三寶詮釋為分析焦點》(2006年),以宗教團體因自身發展需求或對應於現實環境之變化,所產生的內部自主性的因應調適模式為論述架構,探討一貫道教義體系與儀式的變動現象與轉化情形,並藉由信徒與道場、社會情境的互動關係,顯現一貫道教義與儀式的發展過程與影響。台北科技大學林鈺勝碩士論文《台灣一貫道佛堂儀式空間之研究--以發一崇德雲林道場為例》(2004年),以台灣一貫道佛堂與儀式為研究對象,認為佛堂對保持一貫道秘密宗教屬性、儀式行為等的影響很大。以1987年一貫道合法化為只,佛堂空間發展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求得生存而變化空間,第二階段隨著合法化後領導核心與組織結構展現其影響力,逐漸發展出某種約定俗成的建築觀念,進而形成現今一貫道佛堂空間的面貌。儀式方面,重點論述一貫道佛規禮節、法會禮節與“三表五願”禮節等儀式的展演概況,並以佛堂空間與儀式空間為基礎,就其宗教教義神聖宇宙觀下,對所形成的佛堂建築、儀式行為、活動情形與空間性的展演等現象加以詮釋,進一步探討在神聖宇宙觀與佛堂及儀式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