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人為何樂善好施

http://www.CRNTT.com   2010-08-06 10:13:35  


由蓋茨夫婦和巴菲特共同發起“給與承諾”項目已獲得了40份回饋,簽名者包括電影制片人盧卡斯,紐約市長布隆伯格,CNN創始人特納等
  中評社北京8月6日訊/為了響應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和投資家巴菲特發起的“捐贈承諾”行動,美國40位最富有的家族和個人承諾在有生之年或去世後,將自己至少一半的財富捐給慈善機構。事實上,美國人早已被世界公認為最樂善好施的民族之一,而他們之所以如此熱衷慈善,與其文化、社會背景和制度設計都有關係。
 
  美國人有多熱衷慈善捐助

  190% vs 150%:慈善捐款比GDP增長更快 
 
  據美國The American雜誌數據(截止2007年底)顯示,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在算上通脹和人口變化水平之後,美國的慈善捐助比國民經濟的增速還快:50年內美國人均GDP增長了150%,而人均慈善捐贈數額則增長了190%。這意味著,在普通美國家庭越來越富有的同時,慈善捐贈不僅跟上腳步、還貢獻了更多。 

  4.3% vs 2.1%:窮人比富人更願意捐助 
 
  我們似乎習慣認為,樂於捐助的人往往因為生活已經富足,但美國勞工統計局的一組數據則從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這個假設。據2007年數據,(美國家庭被按照收入分為5個部分)收入最低的美國家庭將其收入的4.3%捐獻給了慈善機構,而最富有的那部分家庭只付出了其收入的2.1%,而收入居中的三類美國家庭里,捐助比例都達不到3%。 

  美國人比其他發達國家國民更熱衷捐助 
 
  局目前公開的最完整可靠的統計數據顯示,與美國人相比,其他發達國家的國民在慈善捐助上的熱情可謂“遙不可及”:1995年,美國人均慈善捐贈的數目是法國人的3.5倍、德國人的7倍、意大利人的14倍。1998年另一組數據還顯示,美國人也花在慈善項目上的時間,普遍也比這些歐洲國家的公民多。研究還發現,這些差異與諸如教育、收入、性別、年齡以及婚育狀況沒有太大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