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的“後院”為什麼頻頻著火?

http://www.CRNTT.com   2010-08-17 11:48:49  


 
中美關係影響東南亞國家

  中美兩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實力的國家,而東盟則是中國最重要的鄰居。中國、美國和東盟的關係怎樣走,就決定了今後中國的國際關係大局,也是國際政治大局。一些人開始擔心,中美兩大國是否會走上昔日美蘇兩大國之間的全方位冷戰。儘管中美關係和從前的美蘇關係有著結構性的不同,但人們對大國關係的變化有足夠的理由表示擔憂。中美兩國會不會從現在的同處一個體系和相互依存,轉型成為兩個不同的體系並且表現為互相對立?這不是一個杞人憂天的問題。說到底,在國際政治中,要合作很困難,要衝突則很容易。兩個大國之間一旦發生衝突,不僅會兩敗俱傷,更會累及其它很多國家。一旦中美兩國發生較大的衝突,包括東盟在內的所有鄰居或者鄰近國家,恐怕都要作出站在哪一邊的選擇。

  目前的緊張局勢從何而來?人們不約而同地指向了美國。無論是中國的官方和媒體都在討論美國“不應當這樣做”、“不應當那樣做”的問題,一些東盟國家的人士也感覺到美國涉足南海問題的複雜性。很顯然,如果沒有美國的涉足,就不會有這些事情出現。但美國的涉足是確實的,美國的霸權也是確實的,不管人們的主觀喜好如何。從國際政治的現實看,從“應當”或者道義上的層面來提出有關美國的問題可能都是錯誤的。美國或許也只是做了其認為是應當作的事情。人們應當提問的是“美國為什麼要這樣做?”或者“美國會怎樣做?”等問題。

  目前的局勢也並非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以往歷史的產物,它既可以從美國為什麼要涉足的角度來看,也可以從中國、美國和東盟三者的互動過程來看。從後一個角度來看,更能看到中國因素在這個過程所扮演的角色。對中國的分析者來說,也需要提問的是:這個局勢的出現是否是因為中國沒有做其應該所做的事情?中國的後院著火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從朝鮮半島到緬甸,中國多年來一直在應付後院著火,只不過是現在這把火,燒到了和中國存在主權爭議的南中國海,導致中國沒有任何理由不加以認真應付的地步罷了。

  先從中國和東盟的關係來說。多年來,中國盡了很大的努力建設中國東盟關係。在經濟方面,中國致力於和東盟自由建立貿易區,雙方的經濟交往有了巨大的進展。在外交方面,中國把東盟視為是“和平崛起”的試驗床,加入了包括東盟友好條約在內的諸多多邊組織。正因為中國和東盟關係的迅速發展,引出了美國的擔憂。美國擔心中國的崛起會使得自己在東南亞被邊緣化。奧巴馬政府因此高調宣布要“重回亞洲”。

  不過,中國在一些方面取得成就後,並沒有能夠在另一些方面深化和東盟的關係。在“求同存異”的原則下,中國把注意力放在了擴大“同”(共同利益)的方面,而忽視了“異”的方面。儘管共同的利益的確發展得很快,但“異”的衝突因素也在增加。和其它外交戰線一樣,中國和東盟的關係也奉行“多邊為基礎”的外交路線。這也並沒有錯,在當今世界多邊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對東盟國家來說。問題是在多邊原則下,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雙邊關係並沒有取得很大的進展。

  這尤其表現在南海問題上。鄧小平提出“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的現實主義的設想。中國在這個方面也有努力,但成效不大。似乎相關國家並沒有很大的動力或者動機和中國搞合作。中國方面忘記了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關國家沒有動力和動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