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哪個年代的女人更好看?

http://www.CRNTT.com   2010-10-06 13:13:58  


1997年,廣州現代舞團的女孩。(張海兒攝)
 
浮誇時代(1977~2010)

  首先,是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悄悄進村了,像柔順劑一樣,將人們早已被鬥爭磨礪得粗糙不堪的心重新軟化了,“人靚歌甜”的鄧麗君,一時也成為美的最高標準。風氣開了之後,喇叭褲來了、蛤蟆鏡來了、牛仔褲來了。街上的男青年留著長卷發,穿著尖領花格襯衫和奇形怪狀的喇叭褲,戴上有商標的蛤蟆眼鏡,拎著碩大的三洋錄音機,裡面放著鄧麗君歌曲招搖過市。這是最酷的。以至於有人看不慣氣不過,到街上拿著個啤酒瓶去丈量別人褲管的大小,不合規格了就用剪刀絞掉。在今天當然奇怪,誰有這樣的權力呢?可是在“文革”剛結束的70年代末,似乎誰都有這樣的權力,把不符合自己審美的東西絞殺,而且還真理在握,大義凜然。

  似乎是一個反彈,大眾的審美馬上迎來一個新的階段:怎麼張揚怎麼誇張就怎麼來。乞丐衫、健美褲、蝙蝠衫、巨大的塑料耳環、滿臉紅紅綠綠的大濃妝,就是城市女青年最美的打扮。不怪中國人艶俗,80年代的世界潮流真的就是這樣子,夠靡爛、夠浮誇。那時,中國剛剛和世界時尚接上了榫,看起來都有點不真實的感覺了。

  浮誇時代的偶像也夠浮誇,比如劉曉慶,她是那個時代第一個叉著腰說“我漂亮”、“我是中國最好的女演員”的女人。她的張揚有些另類,然而,同時代別的萬人迷早就銷聲匿跡了,她一大把年紀仍然經常上娛樂版,有這種耐力和持久,就足以證明她的成功。

  廉價的時尚像浪一樣地打過,人們隨著崔健《一無所有》了,人們隨著王朔“解構崇高”了,80年代是美的啟蒙時代,又是人文精神複歸的時代,可啟蒙完成後,無所適從的人們,最終只能選擇泡在消費主義的沙礫裡,把頭埋著,死活不肯出來。這時,再談服飾變化已跟時間流轉沒有什麼關係了,哈日、哈韓、雅皮、嘻哈、波希米亞、旗袍,啥都在同時流行,什麼樣的衣服都有人穿,良家婦女也可以毫無心理障礙地穿上大面積暴露的超短裙和吊帶衫,施施然去上班。

  大家都是頑主,崇高的東西遭嘲笑輕蔑。標準美女意義不大,講究個性與魅力才是王道。於是乎,超女來了,女生男相的Tomboy李宇春們宣告了超越審美的顛覆性的勝利,而且,5年過去了,她開創的新審美觀還是很正點。事物都是螺旋上升的,李宇春的中性美指向的是優雅、帥氣,顯然與70年代的沒有美感的中性化不可同日而語。

  只不過,時代越來越寬容之後,美的下限也不斷降低。同是波希米亞的調調,三毛是當年的代表,楊二車娜姆卻成了今天的代表,只能哀嘆一蟹不如一蟹。接下來,芙蓉姐姐冒頭了,閆鳳嬌來了,鳳姐紅了,獸獸火了……雖然她們並不能成為大家的偶像,可是看看主持人溫雅的表情,她對獸獸的羨慕嫉妒恨都快能從臉上滴出來了。我覺得大眾和媒體提供了種種平台讓這樣的人能夠走紅,無疑是審美的失敗。

  當然,見多識廣了,真正的美大家還是心裡有數的。最近網上瘋傳的一張圖片,有個搪瓷杯上寫著“解放全台灣,活捉林志玲”,從側面印證了林志玲之美。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主流的審美觀仍然是起作用的。

  哪個年代的女人最美?歷史和個人趣味叠加,會得出各種答案。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過的一句話,“美將拯救世界”,拯救世界未必,但說它能拯救人類,我覺得一點也不過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