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互信,首重交心。 |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鄭劍研究員在《中國評論》月刊7月號發表專文《如何強化兩岸的認同與互信》。作者認為:“認同與互信是一對孿生兄弟,建立兩岸間足夠認同與互信是結和平發展、和平統一之果所不可或缺之亟待澆灌之花,花越美果越香。站在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國家統一的立場,我們所談論的認同與互信,其基本內涵應當是兩岸雙方對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未來國家必須實現統一的認可與堅持,對彼此有善意而非惡意、家人而非敵人、合作而非對抗的認知與態度,以及對涉及中華民族核心和整體利益等重大問題有共同的立場與觀點。正如香港中評社2012年6月初即馬英九第二任期伊始一則快評所言:沒有認同與互信,兩岸關係就如人之無肋骨,站不起來、走不動。”文章內容如下:
今天,我們之所以還要談論認同與互信問題,就是因為目前兩岸的認同與互信仍遠遠不夠,不但不能保證和平統一的願景最終得以實現,甚至還不能保證和平發展的勢頭不可逆轉。特別是在島內,超過60%的民眾不認可自己是中國人,約20%支持“台獨”,支持統一的始終僅5-10%之間,過半人還認為大陸對台“不友善”,其中年輕人的國家民族認同問題更為嚴重。進一步看,兩岸雖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上達成一定互信,但在一些重大敏感問題上,分歧仍然很大。即便是對“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本身,台灣方面在其內涵上還是打了不少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