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修春萍:兩岸政治對話短期能否展開?

http://www.CRNTT.com   2013-10-28 00:50:39  


 
  第一、兩岸關係發展客觀上已經對雙方進行政治對話與協商,解決政治分歧提出了要求。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循著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思路,通過雙方協商,不斷克服障礙,向前推進,取得了巨大進展。但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橫亙在兩岸之間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問題不在少數,有的解決日益相對容易,但有的屬於兩岸關係的結構性問題,處理起來就有相當難度。正因為此,發展兩岸關係先易後難是務實有效的方式。不過隨著兩岸經濟、社會、文化關係的日益密切,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向上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來自政治層面的阻隔。就目前引起廣泛關注的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一事看,兩岸關係發展至今,經濟規模之龐大,人員往來之眾多和頻密,都急需在對方常設辦事機構,以協調解決交往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而如若僅從經濟和社會文化的角度出發,這是一個簡單不過的事,可一旦涉及到機構的身份、許可權等有關公權力的政治問題時,簡單的問題馬上就變得複雜和棘手起來,就不得不一再協商,久拖難定。再如早前的台商權益保護和時下的陸資入島等經濟問題,但由於涉及到司法管轄和承認等政治法律問題而平生枝節。關於島內極為關注的“國際空間”問題因事涉國家主權,麻煩更大,如無兩岸政治協商,並在一個中國等關鍵問題上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則難有寸進,只能局限於事務性層面,進行一事一議的個案化處理。

  從以上事例不難看出,兩岸展開政治對話與協商,並非島內一些團體和個人所說是“統戰”和“算計”,而是解決兩岸關係發展中衍生問題的必須。就事務發展的邏輯與順序而言,兩岸間的交流與往來,遵循著雙方認可的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順序漸次推進,但在以經濟為主且相對容易處理的問題逐步解決之後,如果要繼續將兩岸關係向前推進,就不可避免地會遭遇此前擱置下來,暫不碰觸的那些問題。這些問題基本屬於雙方分歧較大的政治議題,不進行深入的對話協商無法解決。換言之,進行兩岸政治對話協商是兩岸關係發展本身提出的需要。

  現在台灣島內有觀點認為,兩岸政治對話並不急迫,不解決這些問題兩岸關係也不至於陡然變壞。過去多年來,雖然兩岸沒有進行政治對話,但一些具有相當政治性的問題包括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等,也還是在技術上得到了解決。此論有些似是而非,急不急迫要端看站在什麼角度,在眾多台商和民眾看來,他們在兩岸交往中遇到的現實問題亟需解決,實在不宜再拖下去。世衛大會一事僅為個案處理,並非此類事情的解決,時至今日,還有不少屬於經貿文化交流類的項目,仍因為政治問題而無法進行。所以要進一步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就必須面對阻礙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中的問題,否則,這些阻礙會演變為阻力,並且會逐步侵蝕已經取得的成果,甚至坐失進一步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良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