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伊核問題:半年之後怎麼辦?

http://www.CRNTT.com   2013-12-03 11:12:23  


伊朗核問題終於在上周有了一些明顯的“突破”和“轉機”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訊/“經過十多年的僵局,伊朗核問題終於在上周有了一些明顯的‘突破’和‘轉機’。事關中東這個複雜的地區,即使再樂觀的人也只能是‘謹慎的樂觀’…國際間翻雲覆雨之事可謂司空見慣,六個月之後,伊朗核問題能真正解決嗎?”一財網日前登載資深媒體人錢克錦的評論文章“伊核問題:半年之後怎麼辦?”,內容見下: 

  經過十多年的僵局,伊朗核問題終於在上周有了一些明顯的“突破”和“轉機”。當然,由於事關中東這個複雜的地區,即使再樂觀的人,也只能是“謹慎的樂觀”,更不用說,更多的人在看待這個“突破”時,眼中充滿懷疑。

  所謂突破或轉機,是指伊朗和和“P5+1”國家的外長們在日內瓦簽署了一個臨時協議。P5+1, 就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英語為Permanent members,故稱之為P5)加上德國。 這個P5+1外長們和伊朗外長在臨時協議中約定:未來六個月內,伊朗凍結核能項目,不搞新的發展;美國領銜的西方和國際社會將解凍70億美元被凍結的伊朗資產,並不再追加制裁;各方努力在未來六個月內達成永久協議。

  回想這之前的一年半載,伊核談判進入僵局,以色列煞有介事地計劃先發制人,美國軍方政界也有鷹派人士屢屢放風,形勢可謂緊張。但從八月伊朗具有“改革”背景的哈桑•魯哈尼就任新一任總統以來,不到四個月時間,居然就能有個日內瓦的協議,雖然是“臨時”,但稱之為突破也不為過。

  可是,半年的時間,可以發生很多事的。國際間翻雲覆雨之事可謂司空見慣,六個月之後,伊朗核問題能真正解決嗎?

  沒人敢保證事情朝哪個方向發展,但從常理推斷,這個問題可以樂觀看待。因為幾個主要角色有達成真正協議的需要。

  先說美國。對於美國外交大佬來說,中東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幾乎動蕩混亂和反美的代名詞,但對那些想在中東有一番作為的總統和高級外交官(比如國務卿)來說,這是個好地方:如果在此努力結果一無所成,誰也不會說你沒用,因為這裡本來就難搞嘛;但如果取得成就了呢,那可以贏得如潮之好評,甚至名垂青史。

  全世界都知道,奧巴馬總統推崇和平,他在2009年剛入主白宮時就提出過要和伊斯蘭世界對話,更何況此時已在第二任期,更是大顯身手準備名留青史的時候。而他手下的一號外交官國務卿約翰•克里則更是。一名美國駐外大使曾私下說過,克里這個政壇老兵,做了幾十年的參議員,做過總統候選人,離當總統就一步之遙,臨老受邀出任國務卿,“他做每個決策時,腦子裡想到的是要給歷史留下什麼,自己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什麼。”克里當然不想像布什那樣留下兩場未完成的戰爭,讓政治對手責罵嘲諷。如果能在中東有所建樹,那自然是珍惜自己歷史遺產的克里求之不得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