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北京專家: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不做行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3-16 00:14:57  


 
  (二)接下來調整的可能時間節點

  一是2014年新任黨主席產生後。新的黨主席對“七合一”選舉和2016“大選”提名有關鍵掌控力,且贏得年底選舉、聲望提升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凝聚黨內共識、推動兩岸政策調整的實力將有所增強。二是2016“大選”候選人產生後。屆時候選人不再忌憚“獨派”反彈,認為“獨派”會在贏得政權的最高目標下“忍受”兩岸政策的調整;候選人的重心將從爭取基本支持群眾認同,轉向消除中間經濟選民疑慮、爭取中間選票以贏得選舉,勢將更大幅度、更大彈性地調整兩岸政策。此時對核心的兩岸政治定位問題也沒有“繞著走”的空間,必須要給出說法。2012“大選”,蔡英文明顯也是走“前緊後鬆”的路子。三是若贏得2016“大選”後。該黨為破解民共互動僵局,維持兩岸和平、經貿、“外交”紅利,穩固執政,也是政策調整的可能時間點。

  (三)民進黨徹底轉型的外部條件

  儘管民進黨接下來會調整兩岸政策,但要徹底轉型是難上加難,可能在外部壓力足夠大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一是2016“大選”再敗。連續三屆不能執政,撞了3次南牆,民進黨就要考慮謝長廷2013年底所說的“民進黨是否會消失”的問題了。二是兩岸關係進一步發生結構性變化。包括,兩岸實力差距進一步拉大到不成比例;中美綜合實力進一步拉近後,美方對台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島內兩岸民意得到進一步重大改善等。

  長遠看,民進黨未來兩岸政策調整的可能方向是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從“憲法”入手處理兩岸政治定位和“台獨黨綱”,並在兩岸互動交流上持更為務實態度。

  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的未來方向,是如謝長廷先前所提出的,“讓台灣人民接受、美國接受,讓中國能忍受”。當然,這種調整並不一定會在2016年“大選”前完成,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一)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進一步從“中華民國憲法”角度定位兩岸政治關係

  “台灣前途決議文”是蘇、蔡、謝及民進黨內普遍接受的立場。“中華民國憲法”是民進黨“務實派”認為的紅藍綠及島內民眾的“最大公約數”。2005年“扁宋會”“十點聯合聲明”第一點即稱,“依照‘中華民國憲法’所揭櫫的‘國家’定位,即為兩岸目前在事實和法理上的現況,此一‘中華民國主權’現況,必須受到兩岸和國際的承認和尊重”。這可算作是民進黨近十年來為突破兩岸論述瓶頸,所做的比較大的調整,其方向值得重視。(事實上,國民黨2008年以來的兩岸政策亦是以“中華民國憲法”為根本基礎。)因此,民進黨若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從“中華民國憲法”角度發展平衡各方需求的新論述,既可吸引中間選民,又不致流失基本盤,將是風險較小的可能做法。

  不過,蘇、蔡、謝三人對“決議文”的具體態度有所差異,主要體現在對“中華民國”的具體態度有所區別,這顯示三人未來在處理“中華民國憲法”問題的側重點將不一樣。

  蘇貞昌多數場合都是背誦一遍“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提法,不願多提及“中華民國”,顯示對其的抵觸、敷衍情緒,深層原因是蘇“台獨”意識的頑固、以及對“基本教義派”反彈的疑懼。蔡英文較願意論及“‘中華民國’和台灣的相容性”,2011年在“大選”中進一步提出“台灣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公佈後又重提該論述,顯示其未來可能進一步承認“‘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作為其兩岸政策調整的主要方向和抓手。謝長廷較蔡進一步的是,將“中華民國憲法”作為個人論述的核心,有意借重“中華民國憲法”本身隱含的“一中”、統一內涵(但又不時加以否認,讓外界難辨真假),讓大陸有各自解讀的空間,從而能“忍受”其主張。無疑,謝未來將繼續從“中華民國憲法”兩岸聯接的部分著力。

  前已述及,“台灣前途決議文”掏空了“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內涵,這是大陸絕不能接受的。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要想得到大陸的接受,必須要對“一邊一國”和“兩岸一中”的問題有所回應,必須要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疆域僅限於台澎金馬”的提法有所處理。

  謝長廷“憲法各表”主張的平衡策略,有可能成為未來民進黨路線調整的借鑒,也不排除會借用某些具體提法。我將其做法歸納為“錯置主權、模糊一中、特殊關係、非一非二、兩岸一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