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兩岸政治關係如何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17-12-03 00:13:15  


 
  習近平的對台思想與此前的領導人思想一以貫之並有發展。習近平由於長期在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工作,被稱為最懂台灣的大陸領導人,他提出“兩岸一家親”和“一個中國框架”的對台方略,同時提出復興中華民族、實現國家統一的“中國夢”,這實際上也是“一個中國”思想的新發展。從上述中國大陸主要領導人的講話可以看出,中國大陸領導人的對台思想,如台灣學者張亞中所言:“反對分離主義的‘台獨’,並不僅是習近平對台政策的思維,而是中共歷屆領導人不曾放棄的原則。”(4)習近平在2016年11月1日會見洪秀柱時提出“確保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家核心利益,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5),對兩岸關係明確劃出底線。

  綜上觀之,大陸官方在歷次談話文告中對於兩岸的政治定位,無不強調“一個中國”,儘管側重點各有所不同,但始終是以“一個中國”為政治基礎,認為兩岸不是“兩個國家”,兩岸的主權和領土從未分裂,兩岸的統一不是主權和領土的再造,表達了維護主權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

  (二)大陸學界的兩岸政治定位觀點分析

  觀瞻大陸學界的觀點,代表性的有:

  劉紅認為,1993年後台灣當局某些人開始背離“一個中國”原則,提出了“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階段性的‘兩個中國’”、“建立台灣人的‘國家’”、“一個分治的‘國家’”、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等等分裂主張。(6)

  張文生分析了1996年台灣不同政治立場的黨派對兩岸關係的定位的五種觀點:“國內關係”、“國內關係中的特別關係”、“國際關係”、“國際關係的特別關係”以及“準國際關係”。(7)

  劉國奮在分析了蔣經國和李登輝的“中華民國”主權觀後指出:“蔣經國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可說是無異於其父蔣介石”,蔣經國認為的“領土所轄範圍包括大陸、台灣、澎湖、金門和馬祖”,而李登輝講的是“台灣是個‘主權國家’”,強調“領土範圍僅及於台、澎、金、馬”,二者存在明顯差異。(8)

  巫永平以非國家關係的定位和非市場關係來解讀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說明兩岸經貿發展源自於兩岸非國家關係,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血濃於水”的大陸惠台的利益輸送緣由,視角獨特。(9)

  劉國深提出“國家球體”理論:中國是國際星系中的一個重要國家球體,球面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兩個競爭中的政權構成,兩岸現狀就是“一個中國境內兩個競爭中國代表權的政權差序並存”,兩岸的整合可考慮在不破壞“一個中國”主權完整的前提下,實現兩岸的最終統一。(10)

  此外,還有李家泉的“一個主權、兩個治權”論、嚴安林的“一中兩體”論、黃嘉樹“1+X<2”論、王振民“台灣是憲政實體”論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