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何“好聲音”能全球流行

http://www.CRNTT.com   2013-01-01 09:17:57  


《中國好聲音》現場(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月1日訊/《中國好聲音》締造今年夏天的收視輝煌之前,原版《The Voice》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複制了55個不同語言的版本。2012年6月,英國版播出第一季就打敗了其他三檔占據黃金時間的真人秀節目《Strictly Come Dancing》、《X Factor》和《BGT》成為英國最成功的娛樂節目,平均每期920萬觀眾以及38.5%的市場占有率。這個節目幾乎能讓每一個國家的觀眾都為之著迷。

  這並非偶然。《中國好聲音》在中國的成功,源自《The Voice》具有“連鎖化”公司的特性。2009年Talpa公司的創始人約翰?德莫爾(John de Mol)在準備向電視台銷售“轉椅子”的創意時,他所擁有的除了24歲開始獨立擔綱電視節目製作的經驗,就是一本“寶典”了。他的“寶典”與一般的項目企劃案不同,裡面不但詳細描述了節目創意,還記錄了節目每個環節詳盡的製作方式。事實上,在麥當勞、星巴克都能找到類似的“寶典”,以便總部的經驗能夠完整地移植至每一個分公司、每一個門店。

  工業化製作

  創意是賣出節目第一步的關鍵。據《中國周刊》報道,Talpa全部創意團隊也只有20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在中國節目的創意階段一般都停留在專家內部討論,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可能給他們靈感,他們每天都會頭腦風暴直到一個樣片成型。他們的頭腦風暴的方式也很特別,7個人一組討論某個問題,如果問題沒有解決那麼先統一意見,然後跟別的組進行辯論,如果有進展還可以交叉問題討論。

  不過天馬行空的創意可不行,能夠被執行也是購買方非常看中的。好聲音的製作寶典比磚頭還厚,行業裡面叫做Production Bible,是很多節目最具價值的地方,它甚至細化到拍攝的時候需要幾組機位,節目進行到哪一分鐘主持人該引出什麼樣的故事。比如英國版的《舞動奇跡》甚至規定了明星跟舞者從上台到下台非跳舞的時候手都要始終拉著,體現團隊整體的感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