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的發展機遇都是日本打斷的嗎?

http://www.CRNTT.com   2013-02-14 10:18:40  


  中評社北京2月14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鄧清波的文章“中國的發展機遇都是日本打斷的嗎?”內容如下:

  在中日因為釣魚島紛爭而陷入危險僵局之際,圍繞應該如何對待日本,有種觀點頻頻出現,就是“日本打斷中國戰略機遇期”論。這種觀點認為,中國的發展被打斷過幾次,第一次是晚清時期,搞“洋務運動”,被中日甲午戰爭打斷了;第二次是民國時期,那時資本主義有點發展的趨勢,又被日本侵華戰爭打掉了。

  所以,現在中國發展又到了關鍵時期,必須高度警惕被日本借美國調整亞太布局之機而刻意挑釁,第三次打斷中國的發展。

  這種觀點在提醒中國人冷靜分析局勢、慎重對待戰爭方面是有益的,但它還是欠缺一點說服力。客觀上講,無論是晚清時期還是民國時期,日本的侵華都只是“外因”,中國當時呈現出的短暫發展勢頭之所以迅即夭折,說得不客氣點,還是更要歸咎於“內因”。因為,這兩個時期,都是中國國內官吏腐敗極度猖獗、民眾權利仍受鉗制、制度體系千瘡百孔的時期。由於內部存在的問題太多,即使沒有日本侵華,也很難說中國就能真正地實現振興,發展起來。

  拿洋務運動來說,這一運動一度形成“同治中興”的局面。經濟有所發展,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然而,清政府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所謂的“中興”,說白了不過是回光返照而已。

  當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貪腐成風,軍隊紀律鬆弛,舉國上下實際上是一盤散沙。甚至洋務運動本身也與日本的明治維新背道而馳,明治維新是改革制度、鼓勵民間資本自由競爭,而洋務運動恰恰是為了維持清朝腐朽統治、官商嚴重遏制民商。所以,縱然沒有日本挑釁,當時的中國發展也是“不可持續”的,不過會稍遲幾天崩潰而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