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觀察:看不見的兩大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3-04-08 09:19:48  


 
  首先是“核四爭議”。2013年3月9日史上第一次在台灣有高達22萬人站出來參加“非核家園”、“反核大遊行”(參加的團體各有訴求,所以找不到足以代表遊行群眾的人物)。這一件事情可以當成台灣“理盲濫情”的經典教材,因為筆者相信九成以上反核的人,對核能發電一無所知,就是一份擔心而已。

  筆者就是其中之一,兩個兒子就讀不同大學,不約而同首次參加群眾遊行運動。我支持我的兒子,因為他們所表達的是他們自己想要的未來。簡單來說:“我反核,是因為我的下一代。”他們都站出來表示不歡迎核四。這時候“懂不懂核四”已經毫不重要了。

  馬英九在2013年3月底接見“媽媽監督聯盟”的代表們,率同“行政院長”等官員與這一群“媽媽代表”面對面談核四,結果是可以預期的。因為再如何作準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類似日本大海嘯的攻擊,沒有英明的領袖可以預期或者是躲得掉。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使用核能發電,至於“能源哪裡來?”屬於政府的責任。這一件“核四爭議”還沒有停止。

  第二件看不見的大危機是“教育危機”:包括“高等教育嚴重過剩”,“技職教育沒有就業能力”、“十二年國教匆促要上路”等等。這一些教育危機,與核四相比,都是政府自己長期造成的,而不是預期大海嘯的發生,已經是台灣的大災難。

  馬英九在2008年就任,2010年8月台灣“教育部”召開“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完成“教育報告書”中的“教育發展重大課題”第一項就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與學前教育扎根”,在發展策略上更是列為首件要務,積極推動在2014年9月入學者要全面實施。沒有想到越接近實施日期,來自家長、學生、教師、補習班、學界等等反彈的聲浪有增無減。所謂“免試升學”變成“基測”改成“高中會考”;台北與基隆地區明星高中還要加考“類PISA”的考試,以便區隔入學學生的程度。4月1日的報紙又說:高中會考從三個等級改成九個,“不確定性”使家長跳腳。

  論語有雲“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還看不到兩岸之間真正一較高下,台灣內部引燃的炸彈就已經造成人民與政府的嚴重對立。要如何拆解危機,正考驗台灣執政者的智慧。


 【 第1頁 第2頁 】